|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第8-16页 |
|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8-9页 |
|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 ·概念界定 | 第12页 |
| ·理论基础 | 第12-13页 |
| ·研究设计 | 第13-16页 |
| 第二章 刘楼镇概况与生育情况 | 第16-20页 |
| ·刘楼镇概况 | 第16页 |
| ·计划生育以来的生育情况 | 第16-20页 |
| 第三章 刘楼镇生育意愿现状分析 | 第20-33页 |
| ·样本构成 | 第20页 |
| ·生育意愿现状分析 | 第20-31页 |
| ·理想子女数 | 第20-23页 |
| ·性别偏好 | 第23-25页 |
| ·生育孩子的主要目的 | 第25-28页 |
| ·生育质量 | 第28-29页 |
| ·生育后孩子的养育情况 | 第29页 |
| ·生育孩子最可能的影响因素 | 第29-30页 |
| ·养老情况 | 第30-31页 |
| ·小结 | 第31-33页 |
| 第四章 刘楼镇生育意愿形成的原因分析 | 第33-46页 |
| ·一些惠民政策对计划生育工作形成不利导向-----超生受益 | 第33-35页 |
| ·经济政策方面 | 第33-34页 |
| ·服务性政策方面 | 第34页 |
| ·社会管理政策方面 | 第34-35页 |
| ·计生管理机构问题重重-------弱化计生 | 第35-41页 |
| ·计生管理机构不稳定 | 第35-36页 |
| ·计划生育工作杂而无绪、手段弱化 | 第36-37页 |
| ·征收社会抚养费“变味” | 第37-38页 |
| ·“一票否决”的计生高压政策积弊太深 | 第38-40页 |
| ·流动人口超生管理难 | 第40-41页 |
| ·计生家庭遇到问题难以解决---------助长超生 | 第41-45页 |
| ·优抚不到位 | 第41-42页 |
| ·计划生育遗留问题不能解决 | 第42页 |
| ·计划生育家庭面临许多风险、反面教材效应大 | 第42-45页 |
| ·结论 | 第45-46页 |
| 第五章 对策建议 | 第46-49页 |
| ·重视新型生育文化建设,逐步改变传统乡土文化的影响 | 第46页 |
| ·加快乡镇经济建设,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养老体系 | 第46-47页 |
| ·统筹解决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问题 | 第47-49页 |
| 结语 | 第49-50页 |
| 附录 | 第50-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 个人简历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