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欺诈中债权人民事司法救济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破产欺诈及救济的基础理论概述 | 第13-24页 |
第一节 破产欺诈的界定 | 第13-21页 |
一、破产欺诈的内涵 | 第13-16页 |
二、破产欺诈行为的表现形式 | 第16-21页 |
第二节 破产欺诈中债权人救济的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一、有关权利冲突与救济基本理论的考察 | 第21页 |
二、破产欺诈中的利益冲突 | 第21-22页 |
三、破产欺诈中可行的救济方法 | 第22-24页 |
第二章 保全债权的救济——否定破产欺诈行为效力 | 第24-44页 |
第一节 否定破产欺诈行为效力的立法模式 | 第24-27页 |
一、无效与可撤销两种立法模式的理论基础 | 第24-25页 |
二、无效与可撤销两种立法模式的区别 | 第25-26页 |
三、我国现行法的立法模式 | 第26-27页 |
第二节 撤销权制度在破产欺诈情形的适用规则 | 第27-43页 |
一、撤销权行使的实体要件 | 第27-34页 |
二、撤销权行使的程序要件 | 第34-38页 |
三、撤销权行使的法律后果 | 第38-40页 |
四、我国现行法中的撤销权制度规则及不足 | 第40-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替代性救济——追究破产欺诈行为人民事责任 | 第44-55页 |
第一节 破产债务人董事的民事责任 | 第44-48页 |
一、民事责任的法理基础 | 第44-46页 |
二、民事责任的承担规则 | 第46-48页 |
三、我国现行法中的相关规定及不足 | 第48页 |
第二节 破产债务人股东的民事责任 | 第48-53页 |
一、民事责任的法理基础 | 第48-50页 |
二、民事责任的承担规则 | 第50-52页 |
三、关联企业破产情形的特殊处理 | 第52-53页 |
四、我国现行法中的相关规定及不足 | 第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我国现行立法的完善建议 | 第55-60页 |
第一节 制度体系的完善 | 第55-56页 |
一、立法体例的完善 | 第55页 |
二、制度协调适用的完善 | 第55-56页 |
第二节 制度规则上的完善 | 第56-60页 |
一、破产欺诈界定的完善 | 第56-57页 |
二、撤销权行使规则的完善 | 第57-59页 |
三、民事责任承担规则的完善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