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我国检察机关自侦案件初查制度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0页
一、我国初查制度的历史沿革第10-16页
 (一) 初查的含义和特征第10-12页
 (二) 我国初查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第12-13页
 (三) 我国初查制度的成因第13-16页
  1. 初查制度形成的社会原因第13-14页
  2. 初查制度形成的法律原因第14-16页
二、我国初查制度的现状第16-21页
 (一) 初查的意义和作用第16-17页
  1. 初查是侦查的基础和题中之义第16页
  2. 初查能够为准确立案打下坚定的基础第16页
  3. 初查有利于避开被查对象的注意,减少办案的阻力第16-17页
  4. 初查是自侦案件性质及其特点的特殊要求第17页
 (二) 我国现行初查制度的不足第17-21页
  1. 初查方法、模式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的程序标准第17-18页
  2. 初查手段单一、效率不高,成案率较低第18-19页
  3. 初查规定不细密,导致实际操作中的随意性第19页
  4. 初查信息渠道不畅,与其他部门整体协调机制不够第19-21页
三、我国初查制度的立法改革和实践完善第21-36页
 (一) 立法上明确初查的法律地位第21-25页
  1. 在《刑事诉讼法》中正式确立初查制度第21-22页
  2. 确立初查的侦查权性质第22-23页
  3. 规范初查行为,确认初查阶段证据效力第23-25页
 (二) 我国初查制度的实践完善第25-32页
  1. 不断健全线索管理机制,提高初查成案率第25-26页
  2. 大力加强初查规范化建设第26-28页
  3. 探索初查手段,提高初查效能第28-32页
  4. 大力加强业务培训和队伍专业化建设,提高初查水平第32页
 (三) 初查要正确处理好两个关系第32-36页
  1. 正确处理初查工作与纪检监察工作的关系第32-34页
  2. 正确处理初查与“拘传、传唤的期限不得超过12 小时”的关系第34-36页
结论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刑事法治视野中的公检法关系
下一篇:破产欺诈中债权人民事司法救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