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4页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一) 国内文献研究 | 第10-11页 |
(二) 国外文献研究 | 第11-12页 |
三 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12-14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二)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第一章 塞缪尔·巴伯生平以及创作风格 | 第14-16页 |
一 塞缪尔·巴伯的生平简介 | 第14-15页 |
二 塞缪尔·巴伯的创作风格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塞缪尔·巴伯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op.6)的创作解析 | 第16-23页 |
一 创作背景 | 第16-17页 |
二 勃拉姆斯影响 | 第17-18页 |
三 柯尔影响 | 第18-20页 |
四 创作风格 | 第20-23页 |
(一) 旋律 | 第20-21页 |
(二) 和声 | 第21-22页 |
(三) 节奏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塞缪尔·巴伯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op.6)版本对比研究 | 第23-34页 |
一 专辑概况 | 第23-26页 |
二 演奏风格分析对比及启示 | 第26-34页 |
(一) 速度 | 第26-29页 |
(二) 节奏 | 第29-31页 |
(三) 演奏注释 | 第31-32页 |
(四) 装饰音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塞缪尔·巴伯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op.6)的音乐解析 | 第34-46页 |
一 曲式分析 | 第34-37页 |
(一) 第一乐章 | 第34-35页 |
(二) 第二乐章 | 第35-36页 |
(三) 第三乐章 | 第36-37页 |
(四) 总体概况 | 第37页 |
二 演奏诠释 | 第37-46页 |
(一) 旋律 | 第37-39页 |
(二) 指法 | 第39-42页 |
(三) 踏板 | 第42-44页 |
1. 柔音踏板 | 第42-43页 |
2. 持音踏板 | 第43-44页 |
(四) 钢琴引导大提琴 | 第44-46页 |
第五章 塞缪尔·巴伯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op.6)合作要点 | 第46-59页 |
一 钢琴与大提琴的平衡问题 | 第46-56页 |
(一) 音色平衡 | 第46-48页 |
(二) 音响平衡 | 第48-52页 |
(三) 角色平衡 | 第52-56页 |
1. 合作者 | 第52-54页 |
2. 伴奏者 | 第54-55页 |
3. 独奏者 | 第55-56页 |
二 合作与交流 | 第56-59页 |
(一) 演奏前—细节的讨论与确定 | 第56-57页 |
(二) 演奏中--视觉与听觉传达 | 第57-59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图目录 | 第63-64页 |
表目录 | 第64-65页 |
谱目录 | 第65-67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
附录 | 第68-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