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榜样教育有效性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9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7-8页 |
·本文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8-9页 |
·研究方法 | 第8页 |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8-9页 |
第2章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9-15页 |
·榜样 | 第9页 |
·榜样教育 | 第9-10页 |
·榜样类型分类 | 第10-12页 |
·按照榜样作用范围划分 | 第10-11页 |
·按照历史发展阶段划分 | 第11-12页 |
·偶像崇拜与榜样教育 | 第12-15页 |
第3章 榜样教育有效性的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哲学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心理学理论基础 | 第16页 |
·社会学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第4章 对榜样教育有效性的反思与启示 | 第18-26页 |
·榜样教育有效性前提的理论反思 | 第18-22页 |
·后现代主义对当下榜样教育目的的批判 | 第18-20页 |
·对榜样教育人性前提的质疑 | 第20-21页 |
·对榜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的反思 | 第21-22页 |
·偶像崇拜的启示与借鉴 | 第22-26页 |
·偶像崇拜的作用与影响 | 第22-23页 |
·偶像崇拜在中国的现状 | 第23-24页 |
·偶像崇拜对榜样的启发与借鉴 | 第24-26页 |
第5章 当代榜样教育有效性的改进 | 第26-38页 |
·社会环境 | 第26-29页 |
·准确把握市场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 | 第26-27页 |
·社会思潮多元化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持 | 第27-28页 |
·正视不良影视文化的负面影响 | 第28页 |
·重视互联网等新兴舆论阵地 | 第28-29页 |
·宣传主体 | 第29-31页 |
·教育者要身体力行做好表率和示范作用 | 第29页 |
·树立榜样要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 | 第29-30页 |
·加强对榜样的培养 | 第30页 |
·各级部门和社会团体要保障榜样的合法权益 | 第30-31页 |
·榜样塑造 | 第31-33页 |
·注重真实性 | 第31-32页 |
·体现代表性 | 第32页 |
·具有易学性(可模仿性) | 第32页 |
·把握层次性(差异性) | 第32-33页 |
·展现时代性 | 第33页 |
·宣传工作 | 第33-35页 |
·榜样宣传工作的原则 | 第33-34页 |
·榜样宣传具体手段的选择与改进 | 第34-35页 |
·受众实践 | 第35-38页 |
·思想洗礼 | 第35-36页 |
·行动转化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个人简介 | 第41-42页 |
导师简介 | 第42-43页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