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6页 |
第1章 生物质热解液化技术以及生物油的综述 | 第16-56页 |
·生物质能 | 第16-17页 |
·生物质热解液化技术 | 第17页 |
·生物质热解液化反应器 | 第17-21页 |
·流化床式热解反应器 | 第17-19页 |
·非流化床式热解反应器 | 第19-21页 |
·生物质热解液化的技术要求 | 第21-26页 |
·原料预处理 | 第21页 |
·进料 | 第21-22页 |
·热解气固产物分离 | 第22页 |
·热解气冷凝与生物油收集 | 第22-23页 |
·自热式生物质热解液化 | 第23-26页 |
·生物油的化学组成与理化特性 | 第26-32页 |
·生物油的化学组成 | 第26页 |
·生物油的理化特性 | 第26-32页 |
·生物油的精制 | 第32-37页 |
·物理精制方法 | 第32-35页 |
·化学精制方法 | 第35-37页 |
·生物油的应用 | 第37-46页 |
·生物油的化工应用 | 第37-40页 |
·生物油的燃烧应用 | 第40-46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6页 |
第2章 生物质热解反应途径和机理的研究 | 第56-96页 |
·引言 | 第56-62页 |
·生物质的化学组成 | 第56-57页 |
·纤维素热解机理综述 | 第57-58页 |
·半纤维素热解机理综述 | 第58-60页 |
·木质素热解机理综述 | 第60-61页 |
·本章研究内容 | 第61-62页 |
·实验部分 | 第62-65页 |
·实验原料 | 第62-63页 |
·Py-GC/MS实验 | 第63-65页 |
·纤维素热解反应途径和机理的研究 | 第65-81页 |
·微晶纤维素快速热解的产物分布 | 第65-69页 |
·热解时间和温度对微晶纤维素主要热解产物的影响 | 第69-72页 |
·不同纤维素热解产物分布的差别 | 第72-73页 |
·左旋葡聚糖的二次裂解特性 | 第73-74页 |
·纤维素快速热解机理的分析 | 第74-81页 |
·木聚糖热解反应途径和机理的研究 | 第81-85页 |
·桦木木聚糖快速热解的产物分布 | 第81-83页 |
·不同木聚糖热解产物分布的差别 | 第83页 |
·木聚糖快速热解机理的初步探讨 | 第83-85页 |
·不同来源的木质素快速热解的产物分布 | 第85-86页 |
·生物质的热解 | 第86-90页 |
·不同生物质原料快速热解的产物分布差别 | 第86-89页 |
·热解温度和时间对杨木快速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 | 第89-90页 |
·小结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6页 |
第3章 传统催化剂在线催化裂解生物质热解产物的研究 | 第96-122页 |
·引言 | 第96-97页 |
·催化剂 | 第97-98页 |
·实验原料及Py-GC/MS实验 | 第98-99页 |
·各催化剂的催化裂解效果 | 第99-117页 |
·HZSM-5、HY和M/HZSM-5的催化效果 | 第100-101页 |
·纳米金属氧化物的催化效果 | 第101-109页 |
·纳米TiO_2和ZrO_2/TiO_2及其改性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 第109-116页 |
·其他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 第116-117页 |
·小结 | 第117-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2页 |
第4章 SBA-15介孔分子筛在线催化裂解生物质热解产物的研究 | 第122-144页 |
·引言 | 第122-123页 |
·SBA-15的合成、改性与表征 | 第123-125页 |
·SBA-15的合成 | 第123页 |
·SBA-15的改性 | 第123-124页 |
·SBA-15的表征 | 第124-125页 |
·实验原料及Py-GC/MS实验 | 第125页 |
·催化剂的表征结果 | 第125-128页 |
·SBA-15和Al/SBA-15的表征结果 | 第125-127页 |
·Pd/SBA-15的表征结果 | 第127-128页 |
·各催化剂的催化裂解效果 | 第128-141页 |
·SBA-15和Al/SBA-15的催化效果 | 第128-133页 |
·M/SBA-15的催化效果 | 第133页 |
·Pd/SBA-15的催化效果 | 第133-140页 |
·SBA-15其他改性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 第140-141页 |
·小结 | 第141-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142-144页 |
第5章 氯化锌催化热解生物质联产制备糠醛和活性炭 | 第144-168页 |
·引言 | 第144-145页 |
·实验部分 | 第145-149页 |
·实验原料及浸渍氯化锌预处理 | 第145-146页 |
·Py-GC/MS实验 | 第146-147页 |
·小型热解装置实验 | 第147-149页 |
·氯化锌催化热解生物质形成糠醛的研究 | 第149-158页 |
·浸渍氯化锌的生物质原料快速热解的产物分布 | 第149-153页 |
·浸渍氯化锌的纤维素和木聚糖快速热解的产物分布 | 第153-155页 |
·两种氯化锌催化方式的比较 | 第155-156页 |
·一次热解产物在氯化锌作用下的二次裂解特性 | 第156-157页 |
·糠醛形成机理的探讨和总结 | 第157-158页 |
·氯化锌催化热解生物质制备糠醛和活性炭的定量实验 | 第158-163页 |
·温度以及氯化锌负载量对玉米芯催化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 | 第158-161页 |
·三种催化方式制备糠醛的比较 | 第161-162页 |
·不同生物质原料热解制备糠醛的比较 | 第162页 |
·活性炭的制备和表征 | 第162-163页 |
·小结 | 第163-164页 |
参考文献 | 第164-168页 |
第6章 生物质选择性热解制备其他化学品的初步研究 | 第168-190页 |
·引言 | 第168页 |
·固体超强酸催化热解纤维素/生物质制备左旋葡萄糖酮 | 第168-175页 |
·左旋葡萄糖酮 | 第168-169页 |
·固体超强酸的制备 | 第169页 |
·实验原料及Py-GC/MS实验 | 第169页 |
·固体超强酸催化热解纤维素制备左旋葡萄糖酮 | 第169-173页 |
·固体超强酸催化热解生物质制备左旋葡萄糖酮 | 第173-175页 |
·碱或碱土金属盐催化热解纤维素制备羟基乙醛和羟基丙酮 | 第175-177页 |
·羟基乙醛和羟基丙酮 | 第175页 |
·实验部分 | 第175-176页 |
·碱和碱土金属的催化对纤维素热解产物的影响 | 第176-177页 |
·固体超强酸催化裂解纤维素热解气制备呋喃和5-甲基糠醛 | 第177-182页 |
·呋喃和5-甲基糠醛 | 第177-178页 |
·实验部分 | 第178页 |
·固体超强酸的催化裂解对热解产物的影响 | 第178-182页 |
·其他高附加值化学品的制备 | 第182-185页 |
·玉米秸秆低温快速热解制备5-羟甲基糠醛 | 第182-183页 |
·左旋葡聚糖的制备 | 第183-184页 |
·乙酸的制备 | 第184-185页 |
·其他物质 | 第185页 |
·小结 | 第185-186页 |
参考文献 | 第186-190页 |
第7章 自热式生物质热解液化装置的研制 | 第190-208页 |
·引言 | 第190-191页 |
·生物质冷态流化特性的研究 | 第191-194页 |
·试验部分 | 第191-192页 |
·生物质的流化特性 | 第192-194页 |
·生物质热解液化小试装置的研制 | 第194-200页 |
·小试装置的设计 | 第194-196页 |
·热解液化试验 | 第196-198页 |
·小试装置的热源改造 | 第198-200页 |
·自热式生物质热解液化中试装置的研制 | 第200-202页 |
·装置结构 | 第200-201页 |
·热解液化试验 | 第201-202页 |
·生物质热解液化技术的经济性分析 | 第202-205页 |
·生物质热解液化装置规模以及生物油生产成本 | 第202-203页 |
·生物质热解液化产业化应用的经济性分析 | 第203-204页 |
·前景展望 | 第204-205页 |
·小结 | 第205页 |
参考文献 | 第205-208页 |
第8章 生物油的性质分析与应用研究 | 第208-244页 |
·引言 | 第208页 |
·稻壳生物油的组成与性质分析 | 第208-215页 |
·实验部分 | 第208-210页 |
·生物油的元素组成与化学组成 | 第210-212页 |
·生物油的基本理化特性 | 第212-213页 |
·生物油及其添加甲醇后的安定性分析 | 第213-215页 |
·生物油及其与柴油乳化油的腐蚀性分析 | 第215-222页 |
·实验部分 | 第215-216页 |
·腐蚀性分析 | 第216-222页 |
·生物油基油品的润滑性分析 | 第222-229页 |
·实验部分 | 第222-223页 |
·四球机测试生物油润滑性能的可行性分析 | 第223-224页 |
·不同生物油试样及其添加助剂后的润滑性分析 | 第224-226页 |
·生物油及其与柴油乳化油的润滑性分析 | 第226-229页 |
·利用生物油制备缓释氮肥 | 第229-235页 |
·生物油和氨基物质制备缓释氮肥的可行性分析 | 第229-230页 |
·实验部分 | 第230-231页 |
·缓释氮肥的特点 | 第231-235页 |
·生物油的燃烧应用 | 第235-241页 |
·实验部分 | 第235-236页 |
·生物油的热重特性 | 第236-238页 |
·生物油雾化燃烧特性 | 第238-239页 |
·生物油窑炉燃烧试验 | 第239页 |
·燃烧污染物排放特性 | 第239-241页 |
·小结 | 第241-242页 |
参考文献 | 第242-244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244-248页 |
致谢 | 第248-25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250-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