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陶瓷中空纤维膜的应用及研究概述 | 第13-46页 |
·前言 | 第13页 |
·膜的定义及分类 | 第13-15页 |
·膜组件构型 | 第15-18页 |
·板框式膜组件 | 第16-17页 |
·卷式膜组件 | 第17页 |
·管式膜组件 | 第17-18页 |
·中空纤维膜组件 | 第18页 |
·陶瓷中空纤维的制备工艺 | 第18-22页 |
·相转化法的分类 | 第19-20页 |
·中空纤维膜制备工艺 | 第20-21页 |
·陶瓷中空纤维膜制备过程研究 | 第21-22页 |
·陶瓷中空纤维膜的应用 | 第22-32页 |
·氧气生产 | 第25-29页 |
·混合导体透氧膜的氧渗透原理 | 第25-27页 |
·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的研究概况 | 第27-29页 |
·制备富氧空气 | 第29页 |
·甲烷的部分氧化(POM) | 第29-30页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 | 第30-32页 |
·陶瓷中空纤维膜的研究现状 | 第32-34页 |
·本论文的工作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6页 |
第二章 Bi_(1.5)Y_(0.3)Sm_(0.2)O_3-La_(0.8)Sr_(0.2)MnO_(3-δ)双相复合中空纤维膜的氧分离性能研究 | 第46-60页 |
·引言 | 第46-47页 |
·实验 | 第47-49页 |
·双相陶瓷中空纤维膜的制备 | 第47-48页 |
·氧渗透测试 | 第48-4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9-57页 |
·相组成和微结构 | 第49-51页 |
·氧渗透性能 | 第51-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第三章 Ni-BaZr_(0.1)Ce_(0.7)Y_(0.2)O_(3-δ)金属陶瓷中空纤维膜的氢渗透性能研究 | 第60-71页 |
·引言 | 第60-61页 |
·实验 | 第61-63页 |
·粉体制备 | 第61页 |
·中空纤维膜的制备 | 第61-62页 |
·氢渗透测试 | 第62-6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3-67页 |
·相组成 | 第63-64页 |
·微结构 | 第64-66页 |
·氢渗透性能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第四章 阳极支撑的中空纤维管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制备与性能 | 第71-82页 |
·引言 | 第71-72页 |
·实验 | 第72-75页 |
·阳极中空纤维膜的制备 | 第72-73页 |
·电解质和阴极膜的制备 | 第73-74页 |
·机械强度 | 第74页 |
·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 第74-7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5-78页 |
·半电池的结构及机械性能 | 第75-76页 |
·电池性能分析 | 第76-78页 |
·结论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第五章 电解质支撑的中空纤维管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制备与性能 | 第82-94页 |
·引言 | 第82-83页 |
·实验 | 第83-86页 |
·YSZ电解质中空纤维膜的制备 | 第83-84页 |
·阳极和阴极膜的制备 | 第84-85页 |
·机械强度 | 第85页 |
·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 第85-8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6-90页 |
·结论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4页 |
第六章 La_2Cu_(1-x)Ni_xO_(4+δ)氧化物低频弛豫内耗峰的研究 | 第94-105页 |
·引言 | 第94-95页 |
·实验 | 第95-97页 |
·样品制备 | 第95页 |
·氧含量测定 | 第95-96页 |
·低频内耗测试 | 第96-9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97-102页 |
·晶体结构 | 第97-98页 |
·样品的低频内耗峰 | 第98-102页 |
·结论 | 第102-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5页 |
第七章 本论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第105-107页 |
致谢 | 第107-10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08-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