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7-10页 |
(一)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二) 相关概念界定 | 第8-9页 |
(三) 研究问题的表述 | 第9-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一) 国内初中数学教材平面几何内容处理方式研究的文献 | 第10-13页 |
(二) 国外初中数学教材平面几何内容处理方式研究的文献 | 第13-15页 |
(三) 几何教材平面几何内容处理方式的理论研究的文献 | 第15-17页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7-19页 |
(一)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7-18页 |
(二) 研究的主要思路 | 第18-19页 |
四、三个版本实验教材“空间与图形”内容处理方式的比较 | 第19-31页 |
(一) 人教版实验教材“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处理方式 | 第20-22页 |
(二) 北师大版实验教材“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处理方式 | 第22-24页 |
(三) 华东师大版实验教材“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处理方式 | 第24-26页 |
(四) 三个版本实验教材“空间与图形”内容分布 | 第26-28页 |
(五) 三个版本实验教材“空间与图形”内容处理方式的特点 | 第28-30页 |
(六) 结论 | 第30-31页 |
五、三个版本实验教材“空间与图形”内容处理方式对其教学的影响 | 第31-34页 |
(一) 人教版实验教材“空间与图形”内容处理方式对其教学的影响 | 第31-32页 |
(二) 北师大版实验教材“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处理方式对其教学的影响 | 第32页 |
(三) 华东师大版实验教材“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处理方式对其教学的影响 | 第32-33页 |
(四) 结论 | 第33-34页 |
六、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 第34-38页 |
(一) 研究的结论 | 第34-35页 |
(二) 对教学及教材编写的建议 | 第35-38页 |
七、结束语 | 第38-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附录Ⅰ:《标准》中“空间与图形”的具体目标 | 第44-51页 |
后记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