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青秀山风景名胜区桥梁景观的地域性表达与设计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1 绪论 | 第11-17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 ·全球化背景下景观设计中文化的趋同 | 第11页 |
| ·我国地域文化景观发展状况 | 第11-12页 |
| ·桥梁景观的发展状况 | 第12页 |
| ·桥梁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 ·实地调查法 | 第14-15页 |
| ·理论分析法 | 第15页 |
| ·实例研究法 | 第15-16页 |
|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7-23页 |
| ·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17-18页 |
| ·风景名胜区 | 第17页 |
| ·地域性 | 第17页 |
| ·景观 | 第17-18页 |
| ·桥梁景观 | 第18页 |
| ·桥梁景观设计 | 第1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第18-23页 |
| ·风景区研究概述 | 第18-20页 |
| ·地域性景观表达研究概述 | 第20-21页 |
| ·桥梁景观研究概述 | 第21-23页 |
| 3 传统桥梁景观美学 | 第23-31页 |
| ·技术之美 | 第23-24页 |
| ·文化之美 | 第24-25页 |
| ·造型之美 | 第25-28页 |
| ·协调与统一 | 第26页 |
| ·主从与侧重 | 第26-27页 |
| ·对称与均衡 | 第27页 |
| ·比例与尺度 | 第27-28页 |
| ·稳定与动势 | 第28页 |
| ·韵律与节奏 | 第28页 |
| ·环境之美 | 第28-31页 |
| ·隐蔽 | 第29页 |
| ·融合 | 第29页 |
| ·强调 | 第29-31页 |
| 4 广西地域特色桥梁景观考察 | 第31-43页 |
| ·历史悠久的古代桥梁 | 第31-36页 |
| ·风雨桥 | 第31-34页 |
| ·石拱桥 | 第34-36页 |
| ·造型新颖的现代桥梁 | 第36-40页 |
| ·梁桥 | 第36-37页 |
| ·拱桥 | 第37-38页 |
| ·其它形式桥梁 | 第38-40页 |
| ·广西桥梁景观地域特色设计要素分析 | 第40-43页 |
| ·材质 | 第40-41页 |
| ·造型 | 第41页 |
| ·色彩 | 第41页 |
| ·纹饰 | 第41页 |
| ·图案 | 第41-42页 |
| ·文化 | 第42-43页 |
| 5 风景区桥梁景观地域性表达方法 | 第43-51页 |
| ·桥梁与环境协调 | 第43-45页 |
| ·桥梁形态与环境协调 | 第43-44页 |
| ·桥梁比例、尺度与环境协调 | 第44-45页 |
| ·桥梁与桥梁的协调 | 第45页 |
| ·桥梁单体的地域性表达 | 第45-48页 |
| ·栏杆与望柱 | 第46-47页 |
| ·桥墩 | 第47页 |
| ·材质 | 第47页 |
| ·色彩 | 第47-48页 |
| ·桥梁环境的地域性表达 | 第48-51页 |
| ·桥头建筑 | 第48-49页 |
| ·桥头广场铺装 | 第49页 |
| ·桥位周边绿化 | 第49-51页 |
| 6 南宁青秀山风景名胜区桥梁景观地域性表达 | 第51-91页 |
| ·项目概况 | 第51-56页 |
| ·区域分析 | 第51页 |
| ·自然条件分析 | 第51-56页 |
| ·桥梁景观设计目标及总体规划 | 第56-65页 |
| ·设计目标 | 第56页 |
| ·总体规划 | 第56-65页 |
| ·典型桥梁景观地域性表达案例分析 | 第65-91页 |
| ·蜡烛湾大桥 | 第65-69页 |
| ·花洲廊桥 | 第69-72页 |
| ·听瀑桥 | 第72-76页 |
| ·翠湖风雨桥 | 第76-79页 |
| ·竹坞桥 | 第79-82页 |
| ·其它小型景观桥 | 第82-91页 |
| 7 结论 | 第91-93页 |
| 参考文献 | 第93-98页 |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98-100页 |
| 致谢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