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支持研究
中文提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20页 |
一、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一) 国外大学生就业政策研究 | 第10-11页 |
(二) 国内大学生就业政策研究 | 第11-15页 |
三、研究设计 | 第15-16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二) 内容框架 | 第15-16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四、理论运用 | 第16-18页 |
(一) 需求、供给与供求匹配理论 | 第16-17页 |
(二)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7页 |
(三) 劳动力产业转移理论 | 第17-18页 |
五、概念界定 | 第18-20页 |
(一) 就业与大学生就业 | 第18页 |
(二) 政策与就业政策 | 第18-19页 |
(三) 就业支持政策与大学生就业支持政策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其对政策支持的诉求 | 第20-26页 |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 第20-22页 |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多视角分析 | 第22-23页 |
三、政府政策支持是解决就业难的基本途径 | 第23-26页 |
第三章 目前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支持困境分析 | 第26-41页 |
一、就业壁垒——户籍政策遗留问题 | 第26-28页 |
二、关键阻碍——需求促进政策 | 第28-33页 |
(一) 产业结构政策不合理 | 第29-31页 |
(二) 创业支持政策不完善 | 第31-33页 |
三、核心阻碍——供给促进政策 | 第33-38页 |
(一) 扩招盲目激化供求矛盾 | 第33-34页 |
(二) 教育结构与社会需求不相符 | 第34-36页 |
(三) 教育培养体制影响就业能力 | 第36-37页 |
(四) 就业指导教育缺失 | 第37-38页 |
四、其他阻碍——匹配促进政策 | 第38-41页 |
(一) 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完善 | 第38-39页 |
(二) 就业激励不足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国外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支持及其借鉴意义 | 第41-47页 |
一、国外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支持及其特点 | 第41-45页 |
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45-47页 |
第五章 大学生就业支持政策完善 | 第47-60页 |
一、户籍政策改革 | 第47-49页 |
二、需求促进政策调整 | 第49-52页 |
(一) 调整产业结构政策,扩大就业需求 | 第49-51页 |
(二) 完善创业支持政策,促进大学生创业 | 第51-52页 |
三、供给促进政策创新 | 第52-57页 |
(一) 实行适度扩招政策,缓解供求矛盾 | 第52-53页 |
(二) 调整教育结构,增强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 | 第53-54页 |
(三) 建立多元化人才培养体制,提升综合素质 | 第54-56页 |
(四) 创新就业指导教育,提高就业成功率 | 第56-57页 |
四、匹配促进政策完善 | 第57-60页 |
结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67-68页 |
后记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