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和的文学史观念及实践初探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2页 |
第一章 陈思和的文学史观念 | 第12-26页 |
第一节 文学史的“多元化”与“整体观” | 第12-17页 |
一、“多元化”与“整体观”的基本含义 | 第12-15页 |
二、“整体观”与“多元化”的理论资源 | 第15-17页 |
第二节 文学史是一种解释 | 第17-26页 |
一、文学史解释的当代意识 | 第18-23页 |
二、文学史解释中的“史识” | 第23-26页 |
第二章 陈思和文学史建构的立场与视角 | 第26-34页 |
第一节 陈思和文学史建构的价值立场 | 第26-30页 |
一、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价值立场 | 第27-29页 |
二、知识分子的使命与担当 | 第29-30页 |
第二节 陈思和文学史建构的“民间”视角 | 第30-34页 |
一、文学史中“民间”的相关概念 | 第31-32页 |
二、文学史中的“民间”视域 | 第32-34页 |
第三章 陈思和文学史的形式特色 | 第34-49页 |
第一节 以鉴赏为特色的文学史面貌 | 第34-39页 |
一、重视艺术品鉴 | 第35-36页 |
二、诗意与理性的结合 | 第36-39页 |
第二节 以文本细读为根基的文学史写作 | 第39-49页 |
一、透视作品的隐性意义 | 第40-42页 |
二、互文参照的阐释方式 | 第42-43页 |
三、倡导新的启蒙精神 | 第43-49页 |
结语 | 第49-55页 |
注释 | 第55-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