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6页 |
| 绪论 | 第6-11页 |
| 第一章 夏志清与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 | 第11-22页 |
| 第一节 夏志清其人 | 第11-12页 |
| 第二节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 | 第12-14页 |
| 第三节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中的西方式批评标准 | 第14-21页 |
| 一、排斥政治意识形态进入文学叙述 | 第14-18页 |
| 二、倾向于宗教意识、道德意味的评价 | 第18-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与大陆同类著作的比较 | 第22-41页 |
| 第一节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与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的比较 | 第22-33页 |
| 一、夏志清与王瑶文学批评观念的异同 | 第23-26页 |
| 二、在对鲁迅的评论中所表现出的不同价值观 | 第26-30页 |
| 三、对沈从文、张天翼文学史地位的不同定位 | 第30-33页 |
| 第二节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与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比较 | 第33-39页 |
| 一、在对张爱玲的评价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意识形态 | 第34-37页 |
| 二、对左派作家不同的分析角度 | 第37-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 第三章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与港台同类著作的比较 | 第41-56页 |
| 第一节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与周锦《中国新文学史》的比较 | 第41-47页 |
| 一、夏志清与周锦文学批评观念的差异 | 第42-44页 |
| 二、对鲁迅本人的评价表现出一致性 | 第44-45页 |
| 三、对钱锺书作品的不同深度的评价 | 第45-47页 |
| 第二节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与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的比较 | 第47-53页 |
| 一、在对待文学与政治之间的关系上的共通点 | 第48-50页 |
| 二、从对鲁迅和沈从文的评价来看二人在文学批评标准上的差异 | 第50-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6页 |
| 第四章 影响夏志清文学批评标准的西方因素 | 第56-68页 |
| 第一节 西方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 | 第56-59页 |
| 第二节 西方文艺理念的影响 | 第59-64页 |
| 一、对新批评学派文学理论思想的接受 | 第59-61页 |
| 二、对利维斯"大传统"的继承 | 第61-64页 |
| 第三节 其它因素 | 第64-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结论 | 第68-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