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师队伍结构问题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1页
   ·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论文的选题背景第10-11页
     ·论文的研究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8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8页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框架第18-19页
     ·研究内容第18-19页
     ·研究框架第19页
   ·论文研究的方法第19页
   ·论文创新之处第19-21页
第2章 相关理论阐述第21-30页
   ·研究型大学的特征和职能第21-23页
     ·研究型大学的特征第21-22页
     ·研究型大学的基本职能第22-23页
   ·人力资源理论第23-24页
     ·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第23-24页
     ·高等学校人力资源配置第24页
   ·研究型大学教师队伍结构的涵义第24-29页
     ·研究型大学教师的年龄结构第25-26页
     ·研究型大学教师的学历结构第26-27页
     ·研究型大学教师的职称结构第27页
     ·研究型大学教师的学缘结构第27-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国内外研究型大学教师队伍结构现状分析第30-37页
   ·学历结构第30-32页
   ·职称结构第32-34页
   ·学缘结构第34-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4章 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师队伍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第37-52页
   ·哈尔滨工程大学简介第37-38页
   ·哈尔滨工程大学"十二五"完善师资结构的奋斗目标第38-39页
   ·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教师队伍结构现状和发展基础第39-46页
     ·教师队伍年龄结构现状第39-41页
     ·教师队伍学历结构现状第41-42页
     ·教师队伍职称结构现状第42-43页
     ·教师队伍学缘结构现状第43-44页
     ·教师队伍结构发展基础第44-46页
   ·完善师资结构面临的新形势第46-47页
   ·与国内外研究型大学相比存在的问题及差距第47-50页
     ·中年教师的存量过低,队伍年轻化趋势显现第47-48页
     ·教师队伍的博士化比例偏低第48页
     ·教师队伍中具备领军人物作用的学术大师匮乏第48-49页
     ·结构失衡,人才流动受阻第49-50页
     ·人才集聚效应初步显现但配置离散、效率不高第50页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5章 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师队伍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第52-61页
   ·完善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对策第52页
   ·改善教师队伍学历结构的对策第52-53页
     ·教师增量机制与人才引进机制相结合第52-53页
     ·建立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为核心的存量优化机制第53页
     ·继续稳步发展博士生教育,充实教师队伍第53页
   ·优化教师队伍学缘结构对策第53-54页
   ·教师岗位设置与结构要求相结合第54-55页
   ·与制度创新相结合的教师队伍结构优化策略第55-59页
     ·严格、灵活、开放的教师招聘和任用制度第55-56页
     ·严格、客观的教师晋升制度第56-57页
     ·灵活的教师考核制度第57页
     ·建立教师培训机制第57-59页
   ·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的三点建议第59-60页
     ·处理好个体与整体的关系第59页
     ·处理好重点和一般的关系第59-60页
     ·处理好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的关系第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结论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契约型高校后勤的绩效管理研究
下一篇:黑龙江东方学院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