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磷脂酶D催化卵磷脂合成磷脂酰丝氨酸的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9-22页 |
| ·磷脂酰丝氨酸简介 | 第9-12页 |
| ·磷脂酰丝氨酸的理化性质 | 第9-10页 |
| ·磷脂酰丝氨酸的来源 | 第10页 |
| ·磷脂酰丝氨酸的生理功能及应用 | 第10-12页 |
| ·磷脂酶 D 简介 | 第12-14页 |
| ·磷脂酶D 催化合成机理 | 第13页 |
| ·磷脂酶 D 活力特性 | 第13-14页 |
| ·磷脂酰丝氨酸制备及分离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4-18页 |
| ·磷脂酰丝氨酸的制备方法研究 | 第14-15页 |
| ·磷脂酰丝氨酸的纯化分离技术研究 | 第15-16页 |
| ·磷脂酰丝氨酸的分析方法研究 | 第16-18页 |
| ·磷脂酶 D 分离纯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 ·磷脂酶D 分离纯化国外研究状况 | 第18页 |
| ·磷脂酶D 分离纯化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9-20页 |
| ·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 第20-22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20页 |
| ·解决方法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大豆磷脂酶 D 的制备 | 第22-32页 |
| ·实验材料 | 第22-23页 |
| ·原料与主要试剂 | 第22页 |
| ·主要仪器装置 | 第22-23页 |
| ·实验方法 | 第23-26页 |
| ·大豆磷脂酶D 的制备 | 第23-24页 |
| ·磷脂酶D 的活性检测 | 第24-25页 |
| ·磷脂酶D 萃取基础条件 | 第25-2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6-30页 |
| ·磷脂酶D 的最佳萃取条件探讨 | 第26-30页 |
| ·不同地区不同品种大豆的磷脂酶D 活性检测 | 第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 第三章 磷脂酰丝氨酸的合成研究 | 第32-56页 |
| ·两相体系合成磷脂酰丝氨酸(PS)工艺研究 | 第32-46页 |
| ·实验仪器材料 | 第32-33页 |
| ·实验方法 | 第33-37页 |
| ·结果及分析 | 第37-46页 |
| ·水相悬浮体系合成磷脂酰丝氨酸的研究 | 第46-51页 |
| ·实验材料 | 第46-47页 |
| ·实验方法 | 第47-49页 |
| ·结果及讨论 | 第49-51页 |
| ·PS 产品的分析与检测 | 第51-55页 |
| ·两相体系合成 PS 产品的分析与检测 | 第51-53页 |
| ·水相悬浮体系合成PS 产品的分析与检测 | 第53-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第四章 磷脂酰丝氨酸的纯化研究 | 第56-64页 |
| ·实验材料 | 第56页 |
| ·实验试剂 | 第56页 |
| ·实验仪器 | 第56页 |
| ·实验方法 | 第56-58页 |
| ·检测分析方法 | 第56-57页 |
| ·柱层析纯化分离PS 方法 | 第57-58页 |
| ·结果及分析 | 第58-63页 |
| ·样品组成分析 | 第58页 |
| ·流动相的选择 | 第58-60页 |
| ·流速选择 | 第60-61页 |
| ·负载量选择 | 第61页 |
| ·分析检测结果 | 第61-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第64-66页 |
| ·结论 | 第64-65页 |
| ·展望及建议 | 第65页 |
| ·创新点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个人简历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