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缩略符号表 | 第11-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37页 |
1 肽酰脯氨酰顺反异构酶 | 第16-20页 |
·蛋白质折叠的慢相与脯氨酸假说 | 第16-17页 |
·肽酰脯氨酰顺反异构酶和免疫抑制剂 | 第17-18页 |
·肽酰脯氨酰顺反异构酶活性的测定 | 第18-20页 |
2 亲环蛋白(CyP)家族蛋白 | 第20-26页 |
·CyP家族蛋白的成员及其生物学功能简介 | 第20-22页 |
·亲环蛋白A(CyPA) | 第22-26页 |
3 分子伴侣和折叠酶 | 第26-29页 |
·分子伴侣和折叠酶的定义及其生物学意义简介 | 第26-28页 |
·CyPA是否是分子伴侣 | 第28-29页 |
4 几种蛋白质构象和分子间作用的研究方法简介 | 第29-31页 |
·紫外差光谱法 | 第29页 |
·荧光光谱法 | 第29-31页 |
·圆二色性光谱法 | 第31页 |
5 几种研究蛋白质复合体的电泳方法 | 第31-34页 |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不连续凝胶电泳(CetyltrimethylammoniumBromide Discontinuous Gel Electrophoresis, CTAB-PAGE) | 第31-32页 |
·不连续天然蛋白凝胶电泳 | 第32-33页 |
·梯度凝胶电泳 | 第33-34页 |
6 重折叠底物:精氨酸激酶(AK) | 第34-35页 |
7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35-37页 |
第二章 定点突变技术探索rhCyPA的类分子伴侣功能 | 第37-60页 |
前言 | 第37-3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8-45页 |
·试剂和材料 | 第38-39页 |
·实验仪器 | 第39页 |
·实验方法 | 第39-4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5-58页 |
·突变体的测序结果 | 第45-50页 |
·突变体的紫外差光谱 | 第50-53页 |
·突变体的荧光光谱 | 第53-54页 |
·野生型和突变体的PPIase活性 | 第54-56页 |
·突变体和野生型抑制AK折叠过程中聚沉能力的比较 | 第56-58页 |
3 讨论 | 第58-60页 |
第三章 天然态和H_2O_2氧化失活的rhCyPA对精氨酸激酶折叠的影响 | 第60-71页 |
前言 | 第60-61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61-63页 |
·试剂和材料 | 第61页 |
·实验仪器 | 第61页 |
·实验方法 | 第61-6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3-69页 |
·不同浓度的双氧水作用rhCyPA后是否导致聚沉 | 第63-64页 |
·不同浓度的双氧水对rhCyPA内源荧光的影响 | 第64-65页 |
·双氧水氧化前后的rhCyPA凝胶层析图谱 | 第65-66页 |
·不同浓度的盐酸胍对rhCyPA活性的影响 | 第66-67页 |
·不同浓度的双氧水作用后对rhCyPA活性的影响 | 第67页 |
·天然态的rhCyPA与氧化失活的rhCyPA对AK重折叠的影响 | 第67-69页 |
3 讨论 | 第69-71页 |
第四章 rhCyPA的表达纯化及其聚合体的研究 | 第71-90页 |
前言 | 第71-72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72-82页 |
·试剂和材料 | 第72页 |
·实验仪器 | 第72-73页 |
·实验方法 | 第73-8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82-88页 |
·rhCyPA的表达纯化 | 第82-83页 |
·SDS-PAGE和Native-PAGE电泳检测纯化的rhCyPA | 第83-84页 |
·电喷雾质谱分析纯化的rhCyPA | 第84-85页 |
·免疫印迹 | 第85-86页 |
·异戊二醛交联 | 第86页 |
·凝胶层析 | 第86-87页 |
·CTAB电泳 | 第87-88页 |
3 讨论 | 第88-90页 |
结论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101页 |
博士研究生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第101-102页 |
致谢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