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常用外国语论文--英语论文--写作、修辞论文--翻译论文

《孟子》三种英译本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第1-12页
ABSTRACT第12-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31页
 第一节 选题缘起第15-17页
 第二节 《孟子》英译本概况第17-21页
 第三节 《孟子》英译本研究现状第21-29页
  一 大陆学者的《孟子》英译本研究第21-24页
  二 港台及海外学者的《孟子》英译本研究第24-29页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拟创新之处第29-31页
  一 研究方法第29-30页
  二 拟创新之处第30-31页
第二章 他山之石:译者和译本简介第31-48页
 第一节 理雅各英译《孟子》第31-37页
  一 理雅各其人第31-34页
  二 理雅各的《孟子》英译本第34-37页
 第二节 赖发洛英译《孟子》第37-41页
  一 赖发洛其人第37-38页
  二 赖发洛的《孟子》英译本第38-41页
 第三节 刘殿爵英译《孟子》第41-48页
  一 刘殿爵其人第41-43页
  二 刘殿爵的《孟子》英译本第43-48页
第三章 三种《孟子》英译本比较研究(上)第48-160页
 卷一 梁惠王章句上第48-56页
 卷二 粱惠王章句下第56-72页
 卷三 公孙丑章句上第72-99页
 卷四 公孙丑章句下第99-106页
 卷五 滕文公章句上第106-119页
 卷六 滕文公章句下第119-130页
 卷七 离娄章句上第130-144页
 卷八 离娄章句下第144-160页
第四章 三种《孟子》英译本比较研究(下)第160-237页
 卷九 万章章句上第160-174页
 卷十 万章章句下第174-183页
 卷十一 告子章句上第183-201页
 卷十二 告子章句下第201-208页
 卷十三 尽心章句上第208-222页
 卷十四 尽心章句下第222-237页
第五章 译本特色及成因第237-251页
 第一节 译本特色总结第237-245页
  一 理雅各的《孟子》英译本特色第237-241页
  二 赖发洛的《孟子》英译本特色第241-243页
  三 刘殿爵的《孟子》英译本特色第243-245页
 第二节 造成译本不同特色的原因分析第245-251页
  一 理解阶段影响译者翻译活动的因素第245-246页
  二 书写阶段影响译者翻译活动的因素第246-247页
  三 译者的历史性对翻译活动的影响第247-251页
第六章 《孟子》等古代典籍外译的误区分析第251-269页
 第一节 利用反向格义,西化《孟子》思想第251-257页
  一 对《孟子》核心概念的翻译第251-254页
  二 对《孟子》思想的译介第254-257页
 第二节 忽视语义的不确定性,错误传达原文之意第257-261页
  一 囿于字面意思,机械翻译第258-259页
  二 轻视训诂,错解词义第259-261页
 第三节 脱离原始文献,忽视句读分歧第261-269页
  一 《孟子》"冯妇"章的断句与义理诠释第261-263页
  二 断句分歧与篇章宗旨的表达第263-266页
  三 断句分歧与感情色彩的传递第266-269页
结语第269-272页
参考文献第272-287页
致谢第287-28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和完成的论文目录第288-289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289页

论文共2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英语学习者词汇推理研究
下一篇:误读观照下的中国英语学习者诵读过程研究--观念、特征及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