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21页 |
1.1 潮汐式灌溉技术 | 第13-15页 |
1.1.1 潮汐式灌溉技术概述 | 第13页 |
1.1.2 潮汐式灌溉技术的优点 | 第13-14页 |
1.1.3 潮汐式灌溉技术的缺点 | 第14页 |
1.1.4 蔬菜潮汐式穴盘育苗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 灌溉营养液中的病原菌 | 第15-17页 |
1.2.1 病原细菌 | 第15页 |
1.2.2 病原真菌 | 第15-17页 |
1.2.3 病毒 | 第17页 |
1.3 灌溉营养液中的促生菌 | 第17-20页 |
1.3.1 植物促生细菌 | 第18-19页 |
1.3.2 植物促生真菌 | 第19-20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潮汐式灌溉供液高度对番茄穴盘苗生长与水肥利用的影响 | 第21-31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1-24页 |
2.1.1 试验材料、资材与设备 | 第21-22页 |
2.1.2 基质吸水速率的测定 | 第22页 |
2.1.3 番茄穴盘苗培养 | 第22-23页 |
2.1.4 番茄穴盘苗生长指标测定 | 第23页 |
2.1.5 水分和氮素利用率 | 第23-24页 |
2.1.6 数据处理 | 第24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4-30页 |
2.2.1 供液高度对番茄穴盘苗基质吸水速率的影响 | 第24-25页 |
2.2.2 供液高度对番茄穴盘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25页 |
2.2.3 供液高度对番茄穴盘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 第25-26页 |
2.2.4 供液高度对番茄穴盘苗水肥利用率的影响 | 第26-30页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30-31页 |
第三章 番茄潮汐式育苗营养液细菌群落结构动态分析 | 第31-51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2-35页 |
3.1.1 番茄穴盘苗培养 | 第32-33页 |
3.1.2 循环营养液和基质样品理化性质测定 | 第33页 |
3.1.3 循环营养液和基质可培养细菌的分离培养 | 第33页 |
3.1.4 循环营养液和基质细菌基因组DNA提取 | 第33-34页 |
3.1.5 循环营养液和基质细菌16S r RNA拷贝数分析 | 第34页 |
3.1.6 循环营养液和基质细菌多样性分析 | 第34页 |
3.1.7 数据处理 | 第34-35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5-49页 |
3.2.1 循环营养液和基质理化性质的变化 | 第35-36页 |
3.2.2 循环营养液和基质可培养细菌数量变化 | 第36-37页 |
3.2.3 循环营养液和基质细菌16S r RNA拷贝数变化 | 第37页 |
3.2.4 循环营养液和基质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变化 | 第37-40页 |
3.2.5 循环营养液和基质中细菌群落结构相似性分析 | 第40-42页 |
3.2.6 循环营养液细菌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 | 第42-45页 |
3.2.7 基质细菌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 | 第45-49页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49-51页 |
第四章 番茄潮汐式育苗营养液真菌群落结构动态分析 | 第51-66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52页 |
4.1.1 番茄穴盘苗培养 | 第52页 |
4.1.2 循环营养液和基质真菌基因组DNA提取与真菌多样性分析 | 第52页 |
4.1.3 数据处理 | 第52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52-63页 |
4.2.1 循环营养液和基质真菌丰富度和多样性变化 | 第52-55页 |
4.2.2 循环营养液和基质中真菌群落结构相似性分析 | 第55-56页 |
4.2.3 循环营养液真菌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 | 第56-60页 |
4.2.4 基质真菌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 | 第60-63页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63-66页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9页 |
附录 | 第79-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作者简历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