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20页 |
1.1 番茄裂果 | 第12-16页 |
1.1.1 番茄裂果类型 | 第12页 |
1.1.2 番茄裂果的遗传原因 | 第12-14页 |
1.1.3 番茄裂果的环境因素 | 第14-15页 |
1.1.4 番茄裂果防治措施 | 第15-16页 |
1.2 番茄渐渗系的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2.1 番茄渐渗系产生的背景 | 第16-17页 |
1.2.2 番茄渐渗系的产生 | 第17页 |
1.2.3 QTL分析方法 | 第17-18页 |
1.3 本研究目的与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番茄耐裂果和易裂果的生理特性分析 | 第20-28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0-22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20-22页 |
2.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22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2-23页 |
2.2.1 果实含水量测定 | 第22页 |
2.2.2 果实果皮结构观察 | 第22-23页 |
2.2.3 果实果皮硬度检测 | 第23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3-26页 |
2.3.1 果实含水量 | 第23-25页 |
2.3.2 果实果皮石蜡切片 | 第25-26页 |
2.3.3 果实果皮硬度 | 第26页 |
2.4 讨论 | 第26-28页 |
第三章 番茄耐裂果基因的精细定位 | 第28-37页 |
3.1 试验材料 | 第28-29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28页 |
3.1.2 主要研究材料 | 第28-29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29-31页 |
3.2.1 亚渐渗系分离群体的表型鉴定与遗传分析 | 第29页 |
3.2.2 番茄基因组DNA提取 | 第29页 |
3.2.3 分子标记开发 | 第29-30页 |
3.2.4 PCR扩增和凝胶电泳检测 | 第30-31页 |
3.2.5 基因型分析 | 第31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1-35页 |
3.3.1 表型调查 | 第31-32页 |
3.3.2 番茄耐裂果基因Cr3a和 Cr4a的遗传规律分析 | 第32页 |
3.3.3 番茄耐裂果基因Cr3a和 Cr4a的精细定位 | 第32-34页 |
3.3.4 候选基因预测 | 第34-35页 |
3.4 讨论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3页 |
附录 | 第43-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作者简历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