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10页 |
摘要 | 第10-13页 |
1 丝孢类杀虫真菌的毒力及其基因工程改造的研究 | 第13-29页 |
·丝孢类杀虫真菌的侵染过程和分子机制 | 第14-20页 |
·分生孢子在寄主体表的附着和萌发 | 第14-15页 |
·附着胞的形成和昆虫体壁的穿透 | 第15-17页 |
·菌丝体在寄主血腔内的繁殖和抗寄主免疫作用 | 第17-18页 |
·孢子进入昆虫肠道后的作用 | 第18-20页 |
·丝孢类杀虫真菌毒力改造的基因工程研究 | 第20-24页 |
·杀虫真菌的遗传转化 | 第20-21页 |
·杀虫真菌毒力的遗传改造 | 第21-22页 |
·菌株毒力生物测定的标准化 | 第22-24页 |
·小结 | 第24页 |
·苏云金芽孢杆菌营养期杀虫蛋白Vip3A的研究 | 第24-28页 |
·Vip3A蛋白的特性 | 第25-26页 |
·Vip3A蛋白的杀虫活性 | 第26页 |
·Vip3A蛋白的杀虫作用机理 | 第26-27页 |
·Vip3A蛋白基因的应用 | 第27-28页 |
·展望 | 第28-29页 |
2 球孢白僵菌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毒力测定及菌株筛选 | 第29-34页 |
·材料 | 第29-30页 |
·供试菌株 | 第30页 |
·供试虫源 | 第30页 |
·方法 | 第30-32页 |
·气生分生孢子粉制备 | 第30-31页 |
·生物测定 | 第31页 |
·数据分析 | 第31-3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2-33页 |
·斜纹夜蛾二龄幼虫死亡率 | 第32-33页 |
·不同菌株高剂量接种对斜纹夜蛾二龄幼虫的半致死时间LT_(50) | 第33页 |
·讨论 | 第33-34页 |
3 杀虫蛋白Vip3Aa1在球孢白僵菌中的转化表达与活性分析 | 第34-46页 |
·材料 | 第35-36页 |
·菌株与质粒 | 第35页 |
·试剂和材料 | 第35-36页 |
·供试虫源 | 第36页 |
·方法 | 第36-41页 |
·转化用双元载体的构建 | 第36-37页 |
·感受态球孢白僵菌芽生孢子的制备 | 第37页 |
·芽生孢子转化 | 第37-38页 |
·转化子的PCR鉴定 | 第38页 |
·转化子的RT-PCR鉴定 | 第38页 |
·转化子的Western杂交鉴定 | 第38-39页 |
·Vip3Aa1蛋白在工程菌株气生分生孢子中的表达定位 | 第39-40页 |
·工程菌株孢子中Vip3Aa1在斜纹夜蛾幼虫中肠液中的检测 | 第40-4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1-43页 |
·转化用双元载体的构建 | 第41页 |
·转化子的鉴定 | 第41-42页 |
·转化子的Western杂交鉴定 | 第42页 |
·Vip3Aa1蛋白在转化子BbV28中的表达和定位 | 第42-43页 |
·昆虫中肠液中Vip3Aa1的检测和功能 | 第43页 |
·讨论 | 第43-46页 |
4 高表达Vip3Aa1的球孢白僵菌工程菌株对斜纹夜蛾二龄幼虫不同侵染方式的毒力测定 | 第46-5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7-48页 |
·不同浓度孢子悬液和供试虫源的准备 | 第47页 |
·生物测定 | 第47-48页 |
·数据分析 | 第4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8-54页 |
·三种生测中斜纹夜蛾二龄幼虫的死亡率 | 第48-51页 |
·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模拟与毒力指标的估算 | 第51-54页 |
·讨论 | 第54-56页 |
5 讨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70页 |
Summary | 第70-73页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