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保密与通信安全论文

智能化物理层安全认证及传输技术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6页
    1.2 研究现状第16-24页
        1.2.1 物理层安全技术的起源与发展第17-19页
        1.2.2 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物理层安全认证技术第19-20页
        1.2.3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物理层安全认证技术第20-22页
        1.2.4 基于增强学习算法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技术第22-24页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第24-29页
        1.3.1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24-26页
        1.3.2 论文组织结构第26-29页
第二章 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物理层安全认证技术研究第29-59页
    2.1 引言第29-30页
    2.2 系统模型第30-32页
    2.3 认证问题建模第32-33页
    2.4 基于无线信道属性的特征提取技术第33-38页
        2.4.1 基于二维空间表示的信道特征构建第34页
        2.4.2 基于“伪攻击者”模型的特征空间构建第34-38页
    2.5 基于二维信道特征与高斯混合模型的物理层安全认证技术第38-50页
        2.5.1 基于EM算法的理论概述第38-41页
        2.5.2 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身份认证算法第41-43页
        2.5.3 仿真结果第43-50页
    2.6 基于K-L变换特征提取与高斯混合模型的物理层安全认证技术第50-57页
        2.6.1 基于K-L变换算法的信道特征构建第51-52页
        2.6.2 基于改进高斯混合模型的身份认证算法第52-53页
        2.6.3 仿真结果第53-57页
    2.7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三章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物理层安全认证技术研究第59-81页
    3.1 引言第59-60页
    3.2 系统模型第60-62页
    3.3 认证问题建模第62页
    3.4 智能认证设计方案理论概述第62-64页
    3.5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算法的物理层安全认证技术第64-70页
        3.5.1 基于PCA算法的信道特征矩阵重构设计第64-67页
        3.5.2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盲特征”提取算法第67-69页
        3.5.3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盲分类”认证算法第69-70页
    3.6 实验验证分析第70-78页
        3.6.1 实验场景搭建第71-73页
        3.6.2 数据采集第73-74页
        3.6.3 仿真结果第74-78页
    3.7 本章小结第78-81页
第四章 基于增强学习算法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技术研究第81-111页
    4.1 引言第81-82页
    4.2 系统模型第82-84页
    4.3 基于全双工技术与人工噪声干扰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技术第84-95页
        4.3.1 理想情况下最优协作节点选择设计第85-86页
        4.3.2 基于全双工技术的物理层安全系统功率分配设计第86-88页
        4.3.3 基于全双工技术的物理层安全系统性能上界分析第88-92页
        4.3.4 仿真结果第92-95页
    4.4 基于增强学习算法与全双工技术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技术第95-108页
        4.4.1 非理想情况下系统中全双工自干扰分析第95-98页
        4.4.2 基于增强学习算法的物理层安全系统性能上界分析第98-101页
        4.4.3 基于增强学习算法的最优协作节点选择技术第101-104页
        4.4.4 仿真结果第104-108页
    4.5 本章小结第108-111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第111-115页
    5.1 全文总结第111-112页
    5.2 下一步工作展望第112-115页
附录A 缩略语表第115-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25页
致谢第125-12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移动边缘网络中资源分配问题研究
下一篇:毫米波光载无线通信系统链路优化及其信道均衡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