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基于成本收益视角的中国装配式住宅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引言第11-23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1-15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14页
        1.1.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5-18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5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5-17页
        1.2.3 国内外文献评述第17-18页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第18-20页
        1.3.1 研究内容第18页
        1.3.2 研究方法第18-19页
        1.3.3 研究创新点第19-20页
    1.4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第20-23页
        1.4.1 装配式住宅的概念及优势第20-21页
        1.4.2 相关理论基础第21-23页
2 中国装配式住宅发展的历程和现状第23-31页
    2.1 装配式住宅的发展历程第23页
    2.2 装配式住宅的发展现状第23-31页
        2.2.1 装配式住宅建设总量少第24-27页
        2.2.2 装配式住宅生产能力低第27-28页
        2.2.3 装配式住宅地区发展不均衡第28-31页
3 中国装配式住宅发展的核心问题——成本高、收益优势不突出第31-51页
    3.1 成本收益对装配式住宅发展的重要性第31-32页
    3.2 成本测算第32-40页
        3.2.1 成本测算思路第32-33页
        3.2.2 成本测算第33-40页
    3.3 基于特征价格模型的收益测算第40-48页
        3.3.1 特征变量选取与量化赋值第40-43页
        3.3.2 数据来源及确定第43-46页
        3.3.3 特征价格模型建立与回归分析第46-48页
    3.4 基于价值工程的装配式住宅成本收益分析第48-51页
        3.4.1 模型建立第48-49页
        3.4.2 计算规则第49页
        3.4.3 计算结果分析第49-51页
4 中国装配式住宅发展问题的成因分析第51-66页
    4.1 规模经济无法实现第51-57页
        4.1.1 装配式住宅发展中规模经济的重要性第51-54页
        4.1.2 无法实现规模经济的成因第54-57页
    4.2 激励不足致使外部性问题未能解决第57-63页
        4.2.1 正外部性产生增量成本第58-59页
        4.2.2 激励政策不完善难以冲减增量成本第59-63页
    4.3 集成化程度低引致高成本第63-66页
        4.3.1 集成化程度低交易费用增加第63页
        4.3.2 集成化程度低的成因第63-66页
5 国内外装配式住宅发展经验借鉴第66-76页
    5.1 国外装配式住宅发展策略及效果第66-70页
        5.1.1 日本和德国以政府机构为主导建立行业标准第66-69页
        5.1.2 丹麦、法国和瑞典注重模数协调构建通用体系第69-70页
        5.1.3 美国构建金融体系借力经济杠杆第70页
    5.2 国内装配式住宅发展策略及效果第70-73页
        5.2.1 面积奖励第70-71页
        5.2.2 补贴优惠第71-72页
        5.2.3 提前预售第72页
        5.2.4 规模化第72-73页
        5.2.5 采用EPC模式降低管理成本第73页
    5.3 国内外装配式住宅发展经验借鉴第73-76页
6 促进装配式住宅发展的策略选择第76-83页
    6.1 完善标准规范和推广体系以推进规模化发展第76-78页
        6.1.1 完善标准规范以发展通用部品第76页
        6.1.2 完善推广体系和信息渠道以转变消费风向第76-77页
        6.1.3 把握发展契机发挥规模效应优势第77-78页
    6.2 发挥政策杠杆优势以弥补增量成本第78-80页
        6.2.1 财税政策支持第79页
        6.2.2 货币政策支持第79-80页
        6.2.3 土地政策支持第80页
    6.3 应用信息集成技术降低交易成本第80-81页
        6.3.1 采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第80-81页
        6.3.2 推动RFID及BIM技术的应用第81页
    6.4 实行全装修发挥工期缩短的资金节约优势第81-82页
    6.5 建立产业工人队伍以扩大人工费减少优势第82-83页
7 结论与展望第83-85页
    7.1 研究结论第83页
    7.2 不足与展望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87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87-88页
致谢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聚合物微结构成形的介观尺度效应及其本构建模
下一篇:多硫类芳香化合物的光物理性质及其超分子自组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