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钝体结构的非对称流阻阀研究
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1-2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6页 |
1.1.1 非对称流阻结构 | 第11页 |
1.1.2 非对称流阻结构的应用 | 第11-14页 |
1.1.3 传统非对称流阻结构的局限性 | 第14-16页 |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3页 |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23-25页 |
2 阻流体绕流阻力特性研究 | 第25-34页 |
2.1 钝体绕流现象 | 第25-27页 |
2.1.1 边界层及边界层分离 | 第25页 |
2.1.2 压差阻力 | 第25-26页 |
2.1.3 非对称流阻阀的提出 | 第26-27页 |
2.2 阻流体绕流阻力理论分析 | 第27-34页 |
2.2.1 单钝体绕流流阻特性 | 第27-33页 |
2.2.2 非对称流阻结构性能度量标准 | 第33-34页 |
3 非对称流阻阀压降特性数值仿真 | 第34-48页 |
3.1 基本方程和数值方法 | 第34-36页 |
3.1.1 流体力学基本方程 | 第34-35页 |
3.1.2 湍流数值模拟方法 | 第35-36页 |
3.2 单钝体流场数值仿真 | 第36-39页 |
3.2.1 数值仿真模型 | 第37-38页 |
3.2.2 网格划分及求解条件设置 | 第38-39页 |
3.2.3 数值仿真计算结果 | 第39页 |
3.3 多阻流体不同排列流阻特性 | 第39-45页 |
3.3.1 钝体相对位置变化对压降影响规律 | 第40-44页 |
3.3.2 钝体群排列流阻特性 | 第44-45页 |
3.4 类菱形非对称流阻结构数值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45-48页 |
3.4.1 数值仿真物理模型 | 第45-46页 |
3.4.2 流体压降与进口流量及出口压力关系 | 第46页 |
3.4.3 流场压力和流体速度分布规律分析 | 第46-48页 |
4 类菱形非对称流阻结构性能影响参数研究 | 第48-64页 |
4.1 钝体表面光滑度 | 第48-49页 |
4.2 钝体排列离散度 | 第49-54页 |
4.2.1 X轴方向离散度 | 第50-53页 |
4.2.2 Y轴方向离散度 | 第53-54页 |
4.3 钝体尺寸 | 第54-61页 |
4.3.1 外圆半径对流阻特性影响规律 | 第55-59页 |
4.3.2 内圆半径对流阻特性影响规律 | 第59-61页 |
4.4 钝体锐度 | 第61-62页 |
4.5 结构优化分析 | 第62-64页 |
5 非对称流阻阀的实验研究与应用 | 第64-80页 |
5.1 非对称流阻阀 | 第64-65页 |
5.1.1 类菱形非对称流阻结构 | 第64-65页 |
5.1.2 无移动部件阀结构 | 第65页 |
5.2 实验装置 | 第65-67页 |
5.2.1 压力信号采集 | 第65-66页 |
5.2.2 实验液压系统 | 第66-67页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7-71页 |
5.3.1 正反方向流动压降与进口流速关系 | 第67-69页 |
5.3.2 出口压力与压降关系 | 第69-70页 |
5.3.3 数值仿真与实验结果比较 | 第70-71页 |
5.4 基于实验阀芯结构对比分析 | 第71-74页 |
5.4.1 非对称流阻结构 | 第71-72页 |
5.4.2 实验结果与仿真计算 | 第72-73页 |
5.4.3 实验结果比较分析 | 第73-74页 |
5.5 非对称流阻阀在冲击力测试系统中的应用 | 第74-80页 |
5.5.1 冲击力测试系统原理 | 第74-75页 |
5.5.2 测试系统吸能特性及动态特性研究 | 第75-77页 |
5.5.3 高速液压冲床冲击力测试实验 | 第77-80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80-82页 |
6.1 本文主要工作 | 第80页 |
6.2 展望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