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目录 | 第10-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45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微观组织模型研究进展 | 第14-37页 |
·枝晶尖端过冷理论 | 第18-19页 |
·形核模型研究概况 | 第19-22页 |
·枝晶生长模型研究概况 | 第22-28页 |
·界面稳定性理论 | 第24-26页 |
·枝晶的稳态生长 | 第26-28页 |
·枝晶臂间距模型研究概况 | 第28-37页 |
·一次枝晶臂间距 | 第29-32页 |
·二次枝晶臂间距 | 第32-37页 |
·微观偏析模型研究概况 | 第37-41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41-45页 |
第二章 板坯连铸动态凝固模型的建立 | 第45-59页 |
·动态凝固模型理论依据 | 第45-48页 |
·实时温度场计算流程 | 第48-4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9-55页 |
·拉速对铸坯温度场的影响 | 第49-53页 |
·过热度对铸坯温度场的影响 | 第53-55页 |
·射钉实验验证 | 第55-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三章 板坯连铸过程铸坯凝固的微观模型 | 第59-75页 |
·枝晶尖端的稳态生长模型 | 第59-66页 |
·枝晶生长模型 | 第59-60页 |
·Invantsov函数的求解 | 第60-63页 |
·连铸过程宏微观结合 | 第63-66页 |
·溶质分布及微观偏析模型 | 第66-67页 |
·不锈钢凝固路径的确定 | 第67-69页 |
·研究对象及计算方法 | 第69-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四章 连铸坯凝固过程微观模型的验证 | 第75-89页 |
·模型理论验证 | 第75-79页 |
·碳钢连铸坯取样验证 | 第79-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五章 碳钢连铸坯微观组织模型的结果分析 | 第89-119页 |
·微观参数的变化关系 | 第89-97页 |
·微观偏析结果与分析 | 第97-100页 |
·参数分析 | 第100-117页 |
·稳定性常数的影响 | 第100-103页 |
·G_(TS)的影响 | 第103-105页 |
·拉速的影响 | 第105-112页 |
·过热度的影响 | 第112-115页 |
·吉布斯-汤姆森系数Gibbs-Thomson的影响 | 第115-1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17-119页 |
第六章 不锈钢连铸坯微观组织模型结果分析 | 第119-135页 |
·不锈钢连铸坯微观参数的变化关系 | 第120-122页 |
·不锈钢连铸坯的微观偏析结果分析 | 第122-125页 |
·一些参数对微观结果的影响分析与比较 | 第125-132页 |
·稳定性常数的影响 | 第125-127页 |
·稳定性常数对不锈钢连铸坯重要微观组织参数的影响 | 第125-126页 |
·稳定性常数对不锈钢连铸坯与碳钢连铸坯影响的比较 | 第126-127页 |
·拉速的影响 | 第127-132页 |
·拉速对不锈钢连铸坯重要微观组织参数的影响 | 第127-129页 |
·拉速对不锈钢连铸坯与碳钢连铸坯影响的比较 | 第129-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132-135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135-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137-153页 |
致谢 | 第153-155页 |
作者简介 | 第155-1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成果 | 第157-159页 |
论文包含图、表、公式及文献 | 第1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