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目录 | 第10-13页 |
| 主要符号列表 | 第13-1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5-27页 |
| ·炉外精炼 | 第15-17页 |
| ·RH真空精炼 | 第17-24页 |
| ·RH真空精炼的发展 | 第17-18页 |
| ·RH真空精炼的研究现状 | 第18-24页 |
|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24-27页 |
| 第2章 RH真空精炼过程的物理模拟 | 第27-41页 |
| ·引言 | 第27页 |
| ·相似准则及模拟参数的确定 | 第27-28页 |
| ·RH真空精炼过程循环流量及混合特性 | 第28-33页 |
| ·实验原理 | 第28-30页 |
| ·实验方案 | 第30页 |
| ·结果分析及讨论 | 第30-33页 |
| ·RH真空精炼过程传质特性 | 第33-38页 |
| ·实验原理 | 第33-34页 |
| ·实验方案 | 第34-35页 |
| ·结果分析及讨论 | 第35-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41页 |
| 第3章 RH真空精炼过程气液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 | 第41-69页 |
| ·引言 | 第41页 |
| ·数学模型 | 第41-49页 |
| ·基本假设 | 第41-42页 |
| ·代数滑移模型 | 第42-44页 |
| ·求解方法及相关参数 | 第44-45页 |
| ·侧吹气体运动行为 | 第45-49页 |
| ·模型验证 | 第49-51页 |
| ·RH精炼装置内钢液流场 | 第51-53页 |
| ·提升气量的影响 | 第53-59页 |
| ·侧底复吹RH | 第59-66页 |
| ·侧底复吹RH真空精炼装置 | 第59-60页 |
| ·数值模拟方案 | 第60-61页 |
| ·底吹位置至钢包中心距离 | 第61-64页 |
| ·底吹位置和钢包中心连线与浸渍管中心连线夹角 | 第64-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9页 |
| 第4章 RH真空精炼脱碳及夹杂物去除过程的数值模拟 | 第69-89页 |
| ·引言 | 第69-70页 |
| ·RH真空脱碳过程的数值模拟 | 第70-74页 |
| ·数学模型 | 第70-7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1-74页 |
| ·RH真空精炼过程夹杂物去除过程的均相模拟 | 第74-80页 |
| ·数学模型 | 第74-75页 |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75-80页 |
| ·RH真空精炼过程夹杂物去除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 | 第80-87页 |
| ·夹杂物的尺寸连续分布假设 | 第80页 |
| ·控制方程 | 第80-81页 |
| ·边界条件 | 第81页 |
| ·相关参数及求解方法 | 第81页 |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81-87页 |
|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 第5章 行波磁场下RH真空精炼过程 | 第89-103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行波磁场发生装置 | 第89-90页 |
| ·数学模型 | 第90-91页 |
| ·基本假设 | 第90页 |
| ·控制方程 | 第90-91页 |
| ·边界条件及相关参数 | 第91页 |
| ·结果分析及讨论 | 第91-100页 |
| ·电磁力的空间分布 | 第91-92页 |
| ·行波磁场的不同施加位置 | 第92-94页 |
| ·励磁电流参数对循环流量及均混时间的影响 | 第94-97页 |
| ·行波磁场对脱碳过程的影响 | 第97-99页 |
| ·行波磁场对夹杂物去除过程的影响 | 第99-100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0-103页 |
| 第6章 吹氩钢包内夹杂物去除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 | 第103-121页 |
| ·引言 | 第103-104页 |
| ·数学模型 | 第104-107页 |
| ·基本假设 | 第104-105页 |
| ·控制方程 | 第105页 |
| ·气泡吸附夹杂物 | 第105-106页 |
| ·边界条件 | 第106-107页 |
| ·计算对象及求解方法 | 第107页 |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107-120页 |
| ·不同底吹方式 | 第107-114页 |
| ·双孔底吹钢包参数优化 | 第114-1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0-121页 |
| 第7章 结论 | 第121-12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3-131页 |
| 致谢 | 第131-133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成果 | 第133-135页 |
| 作者简介 | 第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