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各种能源汽车论文--电动汽车论文

纯电动汽车复合制动与主动悬架协同控制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7页
        1.3.1 复合制动控制研究第11-13页
        1.3.2 主动悬架控制研究第13-15页
        1.3.3 车辆底盘协同控制研究第15-17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7-19页
第二章 轮胎力学特性试验及魔术公式模型参数辨识第19-30页
    2.1 轮胎力学特性第19-21页
    2.2 魔术公式轮胎模型第21-23页
        2.2.1 轮胎ISO坐标系第21-22页
        2.2.2 魔术公式第22-23页
    2.3 轮胎力学特性试验第23-26页
        2.3.1 试验方法第24页
        2.3.2 试验结果第24-26页
    2.4 魔术公式模型参数辨识第26-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纯电动汽车底盘集成动力学建模及耦合机理分析第30-40页
    3.1 集成动力学模型框架第30-31页
    3.2 路面输入模型第31-33页
        3.2.1 路面不平度功率谱密度第31-32页
        3.2.2 路面不平度输入第32-33页
    3.3 主动悬架模型第33-34页
    3.4 复合制动模型第34-36页
        3.4.1 车轮模型第34-35页
        3.4.2 制动能量回收模型第35-36页
    3.5 电池模型第36页
    3.6 子系统耦合机理分析第36-39页
    3.7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复合制动与主动悬架协同控制策略设计第40-55页
    4.1 协同控制理论基础第40-41页
    4.2 复合制动与主动悬架协同控制第41-49页
        4.2.1 协同控制总体框架设计第41-42页
        4.2.2 决策工况判断第42-43页
        4.2.3 协同控制性能指标确定第43-44页
        4.2.4 协同控制策略构建第44-49页
    4.3 复合制动与主动悬架模糊子控制器设计第49-54页
        4.3.1 主动悬架模糊控制器设计第49-51页
        4.3.2 复合制动模糊控制器设计第51-54页
    4.4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五章 底盘协同控制性能联合仿真验证第55-69页
    5.1 Carsim软件介绍第55页
    5.2 联合仿真平台搭建第55-57页
    5.3 协同控制性能联合仿真分析第57-68页
        5.3.1 低附路面仿真结果分析第57-64页
        5.3.2 高附路面仿真结果分析第64-68页
    5.4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69-71页
    6.1 全文总结第69-70页
    6.2 研究与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6页
致谢第76-7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汽车通风盘式制动器的热机耦合分析与结构优化设计
下一篇: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性能分析及优化控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