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2 研究问题 | 第8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8页 |
1.3.2 实践意义 | 第8-9页 |
1.4 研究目标 | 第9页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5.1 微课产生的背景 | 第9-10页 |
1.5.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6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7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8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8.1 实验研究法 | 第14页 |
1.8.2 调查研究法 | 第14-15页 |
第2章 师生共建微课资源教学设计方法 | 第15-27页 |
2.1 分析 | 第15-20页 |
2.1.1 学习者分析 | 第15-16页 |
2.1.2 初中数学教学分析 | 第16-18页 |
2.1.3 微课促进初中数学个性化学习的适用性分析 | 第18-20页 |
2.2 组织策略 | 第20页 |
2.2.1 学生主体原则 | 第20页 |
2.2.2 简洁精炼原则 | 第20页 |
2.2.3 幽默活泼原则 | 第20页 |
2.3 目标设计 | 第20-22页 |
2.3.1 自主学习能力 | 第21页 |
2.3.2 深度学习能力 | 第21页 |
2.3.3 思维创新能力 | 第21页 |
2.3.4 知识梳理能力 | 第21-22页 |
2.3.5 反思调整能力 | 第22页 |
2.4 模式流程 | 第22-24页 |
2.4.1 模式雏形 | 第22-24页 |
2.4.2 模式设计 | 第24页 |
2.5 模式实施条件 | 第24-27页 |
2.5.1 软硬件设施 | 第24-25页 |
2.5.2 教室空间结构 | 第25页 |
2.5.3 信息技术素养 | 第25-26页 |
2.5.4 信息化学习资源 | 第26-27页 |
第3章 师生共建微课资源在个性化学习中的应用实例 | 第27-45页 |
3.1 案例设计 | 第27-32页 |
3.1.1 目标分析 | 第27-28页 |
3.1.2 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 | 第28-30页 |
3.1.3 资源挑选 | 第30-31页 |
3.1.4 评价设计 | 第31-32页 |
3.2 案例实施 | 第32-42页 |
3.2.1 实施流程 | 第32-42页 |
3.3 成效分析 | 第42-45页 |
第4章 师生共建微课资源在个性化教学中的意义 | 第45-49页 |
4.1 微课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 第45-46页 |
4.2 师生共建微课资源的优势(学生层面) | 第46-47页 |
4.2.1 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注力 | 第46页 |
4.2.2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第46页 |
4.2.3 有助于促使学生更加稳固掌握知识 | 第46-47页 |
4.3 师生共建微课资源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 第47页 |
4.3.1 搭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桥梁” | 第47页 |
4.3.2 强化难点、重点 | 第47页 |
4.3.3 开阔视野、拓展知识 | 第47页 |
4.4 师生共建微课资源的前景 | 第47-49页 |
4.4.1 作为教师的教学资源而使用 | 第47-48页 |
4.4.2 作为学生的预习、复习资料而使用 | 第48页 |
4.4.3 作为学生的课外拓展材料而使用 | 第48-49页 |
第5章 师生共建微课资源在个性化教学中的反思 | 第49-53页 |
5.1 师生反馈 | 第49-50页 |
5.1.1 学生访谈记录 | 第49页 |
5.1.2 教师访谈记录 | 第49-50页 |
5.2 师生共建微课资源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50页 |
5.3 解决对策 | 第50-53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9页 |
附录1 初中数学代数部分教学评价表 | 第59-60页 |
附录2 初中数学方程与代数部分教学评价表 | 第60-61页 |
附录3 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 | 第61-64页 |
附录4 七年级1班一学期成绩统计表 | 第64-65页 |
附录 5 七年级2班一学期成绩统计表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