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6页 |
1.1 引言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5-21页 |
1.2.1 基于流程控制的工程更改管理系统研究 | 第15-17页 |
1.2.2 工程更改影响评估 | 第17-21页 |
1.3 产品设计中的工程更改影响分析评估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21-22页 |
1.4 产品设计中的更改影响分析评估框架 | 第22-23页 |
1.5 研究意义 | 第23-24页 |
1.6 研究目标与章节安排 | 第24-26页 |
1.6.1 研究目标 | 第24页 |
1.6.2 章节安排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基于更改特征的工程更改相似度计算方法 | 第26-38页 |
2.1 引言 | 第26页 |
2.2 相关定义与模型 | 第26-29页 |
2.2.1 更改特征相关定义 | 第26-28页 |
2.2.2 更改特征相关模型 | 第28-29页 |
2.3 更改案例之间相似度计算问题 | 第29-30页 |
2.3.1 存在的问题 | 第29页 |
2.3.2 研究目标 | 第29-30页 |
2.4 工程更改相似度计算方法 | 第30-33页 |
2.4.1 更改几何特征相似度 | 第30-31页 |
2.4.2 材料属性更改相似度 | 第31页 |
2.4.3 加工精度属性更改相似度 | 第31-32页 |
2.4.4 工程更改相似度 | 第32-33页 |
2.5 应用案例 | 第33-35页 |
2.6 方法评价 | 第35-37页 |
2.6.1 评价指标 | 第36页 |
2.6.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6-37页 |
2.7 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工程更改影响预测方法 | 第38-56页 |
3.1 引言 | 第38页 |
3.2 相关模型 | 第38-39页 |
3.3 工程更改影响预测问题 | 第39-40页 |
3.4 预测方法 | 第40-41页 |
3.5 更改影响预测建模 | 第41-50页 |
3.5.1 估计C_0与过去相似的工程更改案例具有相同更改影响值的概率 | 第41-49页 |
3.5.2 聚合k个概率推断工程更改影响 | 第49-50页 |
3.6 应用案例 | 第50-52页 |
3.7 方法评价 | 第52-55页 |
3.7.1 评价指标 | 第52-53页 |
3.7.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3-55页 |
3.8 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产品驱动参数关联网络模型构建技术 | 第56-68页 |
4.1 引言 | 第56页 |
4.2 传统的产品建模 | 第56-57页 |
4.3 产品驱动参数关联网络模型构建 | 第57-64页 |
4.3.1 驱动参数相关定义与模型 | 第57-58页 |
4.3.2 构建零件模型 | 第58-59页 |
4.3.3 构建部件模型 | 第59-62页 |
4.3.4 产品模型简化 | 第62-64页 |
4.4 产品模型预处理 | 第64-66页 |
4.4.1 产品模型统一结构化表示 | 第64-65页 |
4.4.2 断环预处理方式 | 第65-66页 |
4.5 小结 | 第66-68页 |
第五章 产品可行更改路径搜索与优选方法 | 第68-90页 |
5.1 引言 | 第68页 |
5.2 工程更改传播及其原理 | 第68-73页 |
5.2.1 更改传播 | 第68-69页 |
5.2.2 零件参数更改传播机制 | 第69页 |
5.2.3 基于产品驱动参数关联网络模型的更改传播机制 | 第69-71页 |
5.2.4 基于产品驱动参数关联网络模型的更改传播过程模型 | 第71-73页 |
5.3 可行更改路径搜索 | 第73-77页 |
5.3.1 搜索原理 | 第73-75页 |
5.3.2 搜索算法介绍 | 第75-77页 |
5.4 更改方案评价和优选 | 第77-83页 |
5.4.1 更改方案评价原则和评价过程 | 第77-78页 |
5.4.2 工程更改方案的评价指标 | 第78-81页 |
5.4.3 更改方案的优选准则 | 第81页 |
5.4.4 基于TOPSIS算法的更改方案综合最优选择 | 第81-83页 |
5.5 方法验证 | 第83-88页 |
5.6 小结 | 第88-90页 |
第六章 工程更改影响分析评估原型系统开发与实现 | 第90-104页 |
6.1 引言 | 第90页 |
6.2 系统开发与实现 | 第90-99页 |
6.2.1 系统开发设计目标 | 第90页 |
6.2.2 系统设计原则 | 第90-91页 |
6.2.3 系统软硬件环境 | 第91-92页 |
6.2.4 系统的功能结构 | 第92-95页 |
6.2.5 系统的体系结构 | 第95-96页 |
6.2.6 系统的工作流程 | 第96-97页 |
6.2.7 系统界面设计 | 第97-99页 |
6.3 系统的应用实例 | 第99-101页 |
6.4 小结 | 第101-104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4-108页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104-105页 |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105页 |
7.3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第105-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8页 |
致谢 | 第118-12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120-121页 |
1.发表学术论文 | 第120页 |
2.参加科研项目 | 第120页 |
3.申请发明专利 | 第120页 |
4.登记软件著作权 | 第120-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