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导论 | 第21-29页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21-23页 |
二、研究思路、方法及结构安排 | 第23-26页 |
三、本文的创新点 | 第26-27页 |
四、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第27-29页 |
第一章 文献述评 | 第29-41页 |
第一节 全球价值链程度的估算 | 第29-34页 |
一、国家层面 | 第29-32页 |
二、行业层面 | 第32-33页 |
三、省际层面 | 第33页 |
四、异质性企业层面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全球价值链的影响因素 | 第34-37页 |
一、贸易成本 | 第34页 |
二、国家特征 | 第34-35页 |
三、投资 | 第35页 |
四、其他因素 | 第35-37页 |
第三节 全球价值链的经济效应 | 第37-39页 |
一、就业和工资 | 第37-38页 |
二、技术 | 第38页 |
三、汇率 | 第38-39页 |
四、其他方面 | 第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二章 理论模型 | 第41-46页 |
第一节 贸易自由化与企业出口附加值:CES成本函数模型 | 第41-43页 |
一、消费者偏好 | 第41-42页 |
二、企业生产 | 第42页 |
三、结果分析 | 第42-43页 |
第二节 贸易自由化与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超越对数成本模型 | 第43-45页 |
一、模型设定 | 第43-45页 |
二、结果分析 | 第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三章 中国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估算与特征性事实 | 第46-73页 |
第一节 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的估算框架 | 第47-51页 |
一、纯加工贸易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的理论框架 | 第47-51页 |
二、非纯加工贸易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的理论框架 | 第51页 |
第二节 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的估算结果 | 第51-57页 |
一、数据 | 第51-52页 |
二、加工贸易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的估算结果 | 第52-55页 |
三、非加工贸易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的估算结果 | 第55-57页 |
第三节 行业层面和企业层面出口国内附加值的相关特征性事实 | 第57-71页 |
一、行业层面出口国内附加值的相关特征性事实 | 第57-64页 |
二、企业层面出口国内附加值的相关特征性事实 | 第64-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四章 最终品贸易自由化与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 | 第73-101页 |
第一节 数据、计量模型设定与变量测度 | 第74-77页 |
一、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第74-75页 |
二、计量模型设定 | 第75-76页 |
三、变量测度 | 第76-77页 |
第二节 倍差法实证回归结果 | 第77-84页 |
一、基本回归结果 | 第77-80页 |
二、最终品贸易自由化与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地区最低工资重要吗? | 第80-81页 |
三、影响机制分析 | 第81-84页 |
第三节 异质性影响的回归结果 | 第84-93页 |
一、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 | 第84-86页 |
二、企业生产率 | 第86-87页 |
三、企业年龄 | 第87-88页 |
四、企业所有制 | 第88-89页 |
五、企业所在地区 | 第89-91页 |
六、加工贸易方式 | 第91-93页 |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 第93-98页 |
一、预期效应 | 第93-94页 |
二、国有企业改革和放宽外商直接投资限制条例 | 第94页 |
三、出口和中间品关税 | 第94-95页 |
四、使用最小二乘法估计 | 第95-96页 |
五、动态效应检验 | 第96-98页 |
六、两期倍差法 | 第98页 |
本章小结 | 第98-101页 |
第五章 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 | 第101-135页 |
第一节 数据、计量模型设定与变量测度 | 第102-107页 |
一、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第102-103页 |
二、计量模型设定 | 第103-106页 |
三、变量测度 | 第106-107页 |
第二节 实证回归结果 | 第107-120页 |
一、倍差法回归结果 | 第107-110页 |
二、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地区最低工资 | 第110-115页 |
三、影响机制分析 | 第115-120页 |
第三节 异质性影响的回归结果 | 第120-128页 |
一、企业生产率 | 第121-123页 |
二、企业年龄 | 第123-124页 |
三、企业所有制 | 第124-126页 |
四、企业所在地区 | 第126-127页 |
五、企业加工贸易方式 | 第127-128页 |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 第128-132页 |
一、同趋势性假设检验 | 第128-129页 |
二、两期倍差法估计 | 第129-130页 |
三、动态效应检验 | 第130-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132-135页 |
第六章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 | 第135-151页 |
第一节 数据、计量模型设定与变量测度 | 第137-140页 |
一、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第137页 |
二、计量模型设定 | 第137-138页 |
三、变量测算 | 第138-140页 |
第二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140-143页 |
一、基准回归结果 | 第140-141页 |
二、倍差法的其他检验 | 第141-143页 |
第三节 异质性影响的实证结果 | 第143-147页 |
一、多产业企业与单产业企业 | 第143-144页 |
二、企业的进入与退出 | 第144-145页 |
三、企业所有制 | 第145-146页 |
四、加工贸易企业 | 第146-147页 |
第四节 其他稳健性检验 | 第147-150页 |
一、企业技术高低的影响 | 第147-148页 |
二、是否曾经出口 | 第148-149页 |
三、控制企业和行业出口规模 | 第149-150页 |
本章小结 | 第150-151页 |
第七章 结论、对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第151-159页 |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151-153页 |
一、最终品贸易自由化与出口国内附加值的相关结论 | 第151-152页 |
二、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出口国内附加值的相关结论 | 第152页 |
三、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出口国内附加值的相关结论 | 第152-153页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第153-157页 |
一、最终品贸易自由化与出口国内附加值的相关对策建议 | 第153-154页 |
二、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出口国内附加值的相关对策建议 | 第154-156页 |
三、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出口国内附加值的相关对策建议 | 第156-157页 |
第三节 未来研究展望 | 第157-158页 |
本章小结 | 第158-159页 |
参考文献 | 第159-17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71-173页 |
致谢 | 第173-1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