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理论视域下小学校园安全教育问题研究--以中山市X学校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27页 |
一、研究的缘起 | 第7-8页 |
(一)国际背景 | 第7页 |
(二)国内背景 | 第7-8页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三、研究设计 | 第9-12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9页 |
(二)研究思路 | 第9-10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四)研究工具 | 第11-12页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27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9-27页 |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27-31页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27-29页 |
(一)生命安全教育 | 第27页 |
(二)校园安全 | 第27-28页 |
(三)安全教育 | 第28页 |
(四)校园安全教育 | 第28-29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29-31页 |
(一)生命教育理论 | 第29-30页 |
(二)人本主义理论 | 第30-31页 |
第二章 中山市X学校安全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1-46页 |
一、中山市X学校基本情况 | 第31页 |
二、X学校校园安全教育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 第31-43页 |
(一)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 第32-42页 |
(二)访谈调查的结果分析 | 第42-43页 |
三、存在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 第43-46页 |
(一)存在的问题 | 第43-44页 |
(二)问题的成因 | 第44-46页 |
第三章 小学校园安全教育的对策 | 第46-52页 |
一、校园安全教育的意识和认知方面 | 第46-47页 |
(一)提高教师校园安全教育意识 | 第46页 |
(二)提高教师校园安全教育认知水平 | 第46页 |
(三)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 第46-47页 |
二、校园安全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式方面 | 第47-49页 |
(一)丰富校园安全教育内容 | 第47-48页 |
(二)创新校园安全教育形式 | 第48-49页 |
(三)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和遵纪守法教育 | 第49页 |
三、校园安全教育的效果和保障方面 | 第49-50页 |
(一)配备专业的校园安全教育专职老师 | 第49页 |
(二)学校之间举办大型校园安全教育活动 | 第49-50页 |
(三)改进校园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机制 | 第50页 |
四、完善课程设置 | 第50-51页 |
五、家校联动教育方面 | 第51-52页 |
(一)家庭对学校校园安全教育给予支持和监督 | 第51页 |
(二)家庭对学校校园安全教育给予建议和意见 | 第51页 |
(三)创新载体,规范运行,突出家校联动工作实效 | 第51-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附录1 | 第56-59页 |
附录2 | 第59-61页 |
附录3 | 第61-62页 |
附录4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