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9-21页 |
一、研究背景与缘起 | 第9-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缘起 | 第10-11页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三、研究问题与设计 | 第11-13页 |
(一)研究问题 | 第11-12页 |
(二)研究设计 | 第12-13页 |
四、文献梳理 | 第13-21页 |
(一)教学学术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9页 |
1.教学学术研究文献的总体情况 | 第14-16页 |
2.教学学术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 | 第16-18页 |
3.已有研究的启示与不足 | 第18-19页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研究综述 | 第19-21页 |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堂研究的意义 | 第19页 |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堂的实践研究 | 第19-20页 |
3.已有研究的启示与不足 | 第20-21页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1-25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21-23页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21-22页 |
(二)学科教学学术 | 第22-23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23-25页 |
(一)学科教学知识论 | 第23页 |
(二)反思性实践理论 | 第23-24页 |
(三)凯米斯行动研究过程模式理论 | 第24-25页 |
第二章 行动研究前——向往旅途的春夏秋冬 | 第25-34页 |
一、初入行动现场 | 第25-27页 |
(一)走进芳香温馨的学校 | 第25页 |
(二)寻找和蔼敬业的教师 | 第25-26页 |
(三)进入生动有序的课堂 | 第26-27页 |
二、寻求理论支持 | 第27-32页 |
(一)探寻教学学术实践的理论和方法 | 第27-29页 |
(二)共同学习行动研究的范式与要求 | 第29-30页 |
(三)寻找语文课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实施的逻辑框架 | 第30-31页 |
(四)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教学学术理想实践模式 | 第31-32页 |
三、制定行动研究方案 | 第32-34页 |
(一)明确行动研究目标 | 第32页 |
(二)锁定行动研究内容 | 第32-34页 |
第三章 行动实施中——醉心沿途的风霜雨雪 | 第34-48页 |
一、第一轮行动研究——常规性行动 | 第34-39页 |
(一)设计 | 第34-35页 |
(二)实施 | 第35-36页 |
(三)观察 | 第36-37页 |
(四)反思 | 第37-39页 |
二、第二轮行动研究——调整性行动 | 第39-42页 |
(一)设计 | 第39-40页 |
(二)实施 | 第40-41页 |
(三)观察 | 第41页 |
(四)反思 | 第41-42页 |
三、第三轮行动研究——革新性行动 | 第42-48页 |
(一)设计 | 第42页 |
(二)实施 | 第42-46页 |
(三)观察 | 第46页 |
(四)反思 | 第46-48页 |
第四章 行动研究后——回味旅途的酸甜苦辣 | 第48-55页 |
一、行动研究的反思 | 第48-50页 |
(一)行动研究内容的反思 | 第48页 |
(二)行动研究方法的反思 | 第48-49页 |
(三)行动研究过程的反思 | 第49页 |
(四)行动研究效果的反思 | 第49-50页 |
二、研究者的收获 | 第50-52页 |
(一)逐渐适应角色的转变 | 第50-51页 |
(二)学会应对突变的情况 | 第51页 |
(三)坚定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信念 | 第51-52页 |
三、教师教学学术发展的新思考 | 第52-55页 |
(一)教师教学学术发展的新内涵:教学学术观念、知识和能力 | 第52-53页 |
(二)教师教学学术发展的新视角:学与教学术 | 第53-54页 |
(三)教师教学学术发展的新范式:教师教学学术共同体 | 第54-55页 |
附录1 访谈提纲 | 第55-56页 |
附录2 课堂观察表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个人简历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