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SPE水电解阳极催化剂载体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23页
    1.1 水电解制氢技术第10-15页
        1.1.1 碱性水电解制氢技术第12-13页
        1.1.2 固体氧化物水电解制氢技术第13-14页
        1.1.3 固体聚合物水电解制氢技术第14-15页
    1.2 SPE水电解技术第15-19页
        1.2.1 质子交换膜第16-17页
        1.2.2 SPE水电解阴极催化剂第17-18页
        1.2.3 SPE水电解阳极催化剂第18-19页
    1.3 阳极催化剂第19-21页
        1.3.1 二元或多元氧化物催化剂第19-20页
        1.3.2 合金类催化剂第20页
        1.3.3 负载型催化剂第20-21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第21-23页
第2章 实验部分第23-27页
    2.1 实验试剂和主要仪器第23-24页
        2.1.1 实验试剂第23-24页
        2.1.2 实验仪器第24页
    2.2 物理表征第24-25页
        2.2.1 XRD测试第24-25页
        2.2.2 氮气吸附脱附测试第25页
        2.2.3 TEM测试第25页
        2.2.4 XPS测试第25页
    2.3 催化剂电化学性能测试第25-27页
第3章 TiO_2载体的制备及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27-44页
    3.1 去模板剂温度对载体的影响第28-36页
        3.1.1 TiO_2载体的制备第28页
        3.1.2 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第28-29页
        3.1.3 催化剂的物理表征第29-34页
        3.1.4 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第34-36页
    3.2 模板剂与钛源摩尔比对载体的影响第36-43页
        3.2.1 TiO_2载体的制备第36页
        3.2.2 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第36-37页
        3.2.3 催化剂的物理表征第37-40页
        3.2.4 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第40-43页
    3.3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4章 V掺杂TiO_2载体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44-57页
    4.1 引言第44-45页
    4.2 V掺杂量对载体的影响第45-52页
        4.2.1 V掺杂TiO_2载体的制备第45页
        4.2.2 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第45-46页
        4.2.3 催化剂的物理表征第46-50页
        4.2.4 催化剂的电化学表征第50-52页
    4.3 催化剂负载量对载体的影响第52-56页
        4.3.1 V掺杂TiO_2载体的制备第52页
        4.3.2 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第52页
        4.3.3 结果与讨论第52-56页
    4.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7-60页
    5.1 结论第57-58页
    5.2 展望第58-60页
致谢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9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g0.27Al2.58O3.73N0.27:Sm2+荧光透明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新型助剂表面修饰增强硫化镉光催化制氢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