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36页 |
1.1 光催化技术及光催化材料研究概述 | 第11-14页 |
1.1.1 光催化技术的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光催化分解水技术的反应机理 | 第12-14页 |
1.1.3 光催化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2 CdS基光催化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4-21页 |
1.2.1 CdS基光催化材料的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1.2.2 CdS基光催化材料光催化性能增强方法 | 第15-21页 |
1.2.2.1 半导体耦合 | 第15-17页 |
1.2.2.2 元素掺杂 | 第17-18页 |
1.2.2.3 形貌调控 | 第18-19页 |
1.2.2.4 助剂修饰 | 第19-21页 |
1.3 助剂表面修饰增强光催化制氢性能的研究现状 | 第21-34页 |
1.3.1 电子助催化剂 | 第21-26页 |
1.3.1.1 贵金属电子助剂 | 第21-23页 |
1.3.1.2 过渡金属电子助剂 | 第23-24页 |
1.3.1.3 过渡金属化合物电子助剂 | 第24-25页 |
1.3.1.4 纳米碳材料电子助剂 | 第25-26页 |
1.3.2 空穴助催化剂 | 第26-30页 |
1.3.3 界面催化活性位点 | 第30-31页 |
1.3.4 电子助剂和界面催化活性位点协同修饰 | 第31-34页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34-36页 |
第2章 电子传输体Au和界面催化活性位点SCN-协同效应增强CdS光催化制氢性能 | 第36-53页 |
2.1 引言 | 第36-37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7-41页 |
2.2.1 CdS光催化材料的制备 | 第37-38页 |
2.2.2 CdS/Au光催化材料的制备 | 第38页 |
2.2.3 CdS/Au-SCN光催化材料的制备 | 第38-39页 |
2.2.4 样品的表征 | 第39页 |
2.2.5 制氢性能测试 | 第39-40页 |
2.2.6 光电化学测试 | 第40-41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1-52页 |
2.3.1 CdS/Au-SCN光催化剂的合成思路 | 第41-42页 |
2.3.2 形貌和微结构分析 | 第42-46页 |
2.3.3 光催化性能和机理分析 | 第46-50页 |
2.3.4 光电化学分析 | 第50-5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3章 钼酸根增强CdS结构稳定性和光催化制氢性能的研究 | 第53-67页 |
3.1 引言 | 第53-54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4-56页 |
3.2.1 CdS光催化材料的制备 | 第54页 |
3.2.2 CdS-M光催化材料的制备 | 第54-55页 |
3.2.3 样品的表征 | 第55页 |
3.2.4 制氢性能测试 | 第55-56页 |
3.2.5 光电化学测试 | 第5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6-66页 |
3.3.1 CdS-M光催化剂的合成思路 | 第56-57页 |
3.3.2 形貌和微结构分析 | 第57-61页 |
3.3.3 光催化性能和机理分析 | 第61-65页 |
3.3.4 光电化学分析 | 第65-6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4.1 结论 | 第67-68页 |
4.2 展望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83页 |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