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6-10页 |
1 《二泉映月》中钢琴、二胡演奏版本的对比分析及借鉴 | 第10-18页 |
1.1 钢琴演奏版本分析 | 第10-12页 |
1.2 二胡演奏版本分析 | 第12-14页 |
1.3 钢琴颗粒性音色与二胡声腔化有机结合的演奏诠释 | 第14-18页 |
2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在表演心理控制中的应用 | 第18-23页 |
2.1 “道”与阿炳人物形象的联系 | 第18-19页 |
2.2 表演心理控制中的“情”与“理” | 第19-20页 |
2.3 道家思想在表演理性情绪控制中的应用 | 第20-23页 |
3 舞台实践中对“美”的追求 | 第23-29页 |
3.1 舞台环境下对音乐“美”的追求 | 第23-25页 |
3.1.1 音量“美”:把控触键的速度与力量 | 第23-24页 |
3.1.2 音色“美”:把控触键的面积 | 第24-25页 |
3.2 对体态“美”的追求 | 第25-29页 |
3.2.1 肢体动作:调整重心放松身体 | 第25-26页 |
3.2.2 面部表情:回归音乐本身,而不盲从听众 | 第26-29页 |
4 《二泉映月》引子的表演艺术价值 | 第29-30页 |
结论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附录 | 第33-34页 |
后记 | 第34-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