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1页 |
缩略词简表 | 第11-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5页 |
1.1 概述 | 第14-16页 |
1.1.1 痛风概述与当前病况 | 第14-15页 |
1.1.2 尿酸的概述 | 第15-16页 |
1.2 治疗痛风药物 | 第16-20页 |
1.2.1 急性期药物 | 第17页 |
1.2.2 间歇期药物 | 第17-18页 |
1.2.3 非布司他概述 | 第18-20页 |
1.3 非布司他合成路线综述 | 第20-23页 |
1.3.1 路线1 | 第20-21页 |
1.3.2 路线2 | 第21页 |
1.3.3 路线3 | 第21-22页 |
1.3.4 路线4 | 第22-23页 |
1.4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3-25页 |
第二章 非布司他合成路线设计及合成 | 第25-45页 |
2.1 路线设计 | 第25-26页 |
2.1.1 逆合成分析 | 第25页 |
2.1.2 实验路线设计 | 第25-26页 |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6-27页 |
2.2.1 实验仪器 | 第26页 |
2.2.2 实验试剂 | 第26-27页 |
2.3 2-(4-羟基苯基)-4-甲基-5-噻唑甲酸乙酯的合成优化 | 第27-30页 |
2.4 2-(3-甲酰基-4-羟基苯基)-4-甲基-5-噻唑甲酸乙酯的合成优化 | 第30-32页 |
2.5 2-(3-氰基-4-羟基苯基)-4-甲基-5-噻唑甲酸乙酯合成优化 | 第32-35页 |
2.6 2-(3-氰基-4-异丁氧基苯基)-4-甲基-5-噻唑甲酸乙酯的合成优化 | 第35-38页 |
2.7 非布司他的合成优化 | 第38-39页 |
2.8 实验部分 | 第39-43页 |
2.8.1 化合物的合成 | 第39-42页 |
2.8.2 化合物的表征 | 第42-43页 |
2.9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三章 NH_4OAc/NaClO_2体系的应用与拓展 | 第45-53页 |
3.1 反应体系的优化 | 第45-47页 |
3.2 反应底物的拓展 | 第47-48页 |
3.4 实验操作部分 | 第48-49页 |
3.5 化合物的表征 | 第49-5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3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 第63-64页 |
附录 | 第64-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