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体育论文--世界各国体育事业论文--中国论文--群众性体育活动论文--老年论文

“老有所为”视角下昆明市老年体育潜在人力资源及其开发路径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6页
    一、选题依据与目的第12-13页
        (一) 选题依据第12-13页
        (二) 选题目的第13页
    二、选题的意义第13-14页
        (一) 理论意义第13-14页
        (二) 实践意义第14页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第14-16页
        (一) 研究对象第15页
        (二) 研究方法第15-16页
    四、基本概念第16-19页
        (一) 老年人的界定第16-17页
        (二) 老年体育的界定第17页
        (三) 老年人力资源的界定第17-18页
        (四) 体育人力资源的界定第18页
        (五) 老年体育人力资源的界定第18-19页
        (六) “老有所为”视角的界定第19页
    五、国内研究综述第19-23页
        (一) 老年人力资源的相关研究综述第19-21页
        (二) 老年体育的相关研究综述第21-22页
        (三) 体育人力资源的相关研究综述第22-23页
    六、国外研究综述第23-26页
        (一) 关于老年人力资源的研究综述第23-24页
        (二) 关于体育人力资源的研究综述第24-26页
第二章 昆明市老年体育需求的总体现状第26-32页
    一、昆明市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第26-28页
        (一) 老年人口数量大第26页
        (二) 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第26-27页
        (三)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第27-28页
    二、昆明市老年人口的体育服务需求第28-31页
        (一) 昆明市老年人的健身指导需求第28-29页
        (二) 昆明市老年人的体育知识咨询需求第29页
        (三) 昆明市老年人的体育活动组织与管理需求第29-30页
        (四) 昆明市老年人的体质监测需求第30-31页
    三、昆明市老年体育人力资源的现状第31-32页
第三章 昆明市老年体育潜在人力资源的现状第32-40页
    一、老年体育人力资本的构成要素第32-33页
    二、昆明市老年体育潜在人力资源的基本情况第33-38页
        (一) 从事老年体育服务的意愿性第33-35页
        (二) 从事老年体育服务的健康状况第35页
        (三) 从事老年体育服务的受教育状况第35-36页
        (四) 从事老年体育服务的技能状况第36-38页
    三、昆明市老年体育潜在人力资源的四大群体第38-40页
第四章 开发昆明市老年体育潜在人力资源的制约因素第40-46页
    一、个人的制约因素第40-41页
        (一) 自我意识第40-41页
        (二) 技能经验第41页
        (三) 身体健康状况第41页
    二、家庭的制约因素第41-42页
        (一) 家庭观念第41-42页
        (二) 家庭责任第42页
    三、社会的制约因素第42-46页
        (一) 政府政策的制约第42-43页
        (二) 教育组织的制约第43-44页
        (三) 社区组织的制约第44页
        (四) 劳务中介组织体系的制约第44页
        (五) 传统观念的制约第44-46页
第五章 老年体育潜在人力资源开发路径的构建第46-56页
    一、志愿型开发路径的构建第46-49页
        (一) 实施主体第46-47页
        (二) 实施流程第47-49页
        (三) 实施内容第49页
        (四) 小结第49页
    二、商业型开发路径的构建第49-51页
        (一) 实施主体第50页
        (二) 实施流程第50-51页
        (三) 实施内容第51页
        (四) 小结第51页
    三、社区型开发路径的构建第51-56页
        (一) 实施主体第51-52页
        (二) 实施流程第52-53页
        (三) 实施内容第53-54页
        (四) 小结第54-5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56-60页
    一、研究结论第56-57页
    二、建议第57-60页
        (一) 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老有所为”观第57-58页
        (二) 提高老年人口素质,推进老年体育潜在人力资源的利用第58-59页
        (三) 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推进老年体育潜在人力资源的开发第59-60页
附录1第60-64页
附录2第64-67页
附录3第67-70页
附录4第70-71页
附录5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第76-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正念自我关注、反刍自我关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亲社会行为的中介作用
下一篇:基于铝/水制氢-燃料电池发电的生命周期评价及基础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