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新型功能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生态环境中金属镉特异吸附性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文献综述第11-22页
    1.1 重金属环境污染概述第11-13页
        1.1.1 重金属环境污染的现状及来源第11-12页
        1.1.2 重金属环境污染的特点与危害第12-13页
            1.1.2.1 重金属污染的特点第12页
            1.1.2.2 重金属污染的危害第12-13页
        1.1.3 重金属镉(Cd)的污染与危害第13页
    1.2 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处理方法第13-15页
        1.2.1 溶剂萃取法第14页
        1.2.2 膜分离法第14页
        1.2.3 离子交换法第14页
        1.2.4 吸附法第14-15页
        1.2.5 磁分离法第15页
    1.3 离子印迹技术概述第15-18页
        1.3.1 离子印迹技术简介第15页
        1.3.2 离子印迹技术的基本原理第15-16页
        1.3.3 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第16-18页
            1.3.3.1 本体聚合法第16-17页
            1.3.3.2 乳液聚合法第17页
            1.3.3.3 溶胶-凝胶法第17页
            1.3.3.4 表面离子印迹法第17-18页
    1.4 自选材料第18-20页
        1.4.1 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第18-19页
        1.4.2 天然有机材料衍生物-羧甲基壳聚糖第19页
        1.4.3 天然无机介孔材料-埃洛石第19-20页
    1.5 研究工作的创新点及主要内容第20-22页
2 新型磁性超分子基功能吸附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22-40页
    2.1 引言第22-23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23-24页
        2.2.1 材料与试剂第23页
        2.2.2 主要实验仪器第23-24页
    2.3 实验部分第24-26页
        2.3.1 磁性粒子(MNP)的制备第24页
        2.3.2 磁性超支化分子(MD)的制备第24页
        2.3.3 羧基化壳聚糖(CMCS)的制备第24页
        2.3.4 超分子基磁性功能吸附材料(CCMD)的制备第24-25页
        2.3.5 原料、中间产物及终产物的表征分析第25页
        2.3.6 材料的吸附性能测试第25-26页
            2.3.6.1 pH敏感性实验第25页
            2.3.6.2 平衡吸附实验第25-26页
            2.3.6.3 动力学吸附实验第26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26-39页
        2.4.1 磁性超分子基功能吸附剂(CCMD)的合成路线第26-27页
        2.4.2 产物的红外光谱(IR)分析第27-28页
        2.4.3 产物的元素含量分析第28-29页
        2.4.4 产物的表观形貌(SEM/TEM)分析第29-30页
        2.4.5 产物的热失重(TG)分析第30页
        2.4.6 产物的XRD及磁化值(VSM)分析第30-31页
        2.4.7 产物的比表面积(BET)分析第31-32页
        2.4.8 产物颗粒表面电荷的ζ电位分析第32页
        2.4.9 材料的吸附性能研究第32-39页
            2.4.9.1 材料pH敏感性能研究第32-33页
            2.4.9.2 等温静态吸附性研究第33-36页
            2.4.9.3 吸附动力学研究第36-38页
            2.4.9.4 重复使用性能测试第38-39页
    2.5 本章小结第39-40页
3 新型离子印迹材料的制备及其特异性能研究第40-61页
    3.1 引言第40-41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41-42页
        3.2.1 材料与试剂第41页
        3.2.2 主要实验仪器第41-42页
    3.3 实验部分第42-45页
        3.3.1 HNTs的纯化除杂第42页
        3.3.2 中间产物AHNTs及MHNTs的制备第42页
        3.3.3 端氨基超支化分子NHNTs-3 的制备第42页
        3.3.4 离子印迹聚合物Cd-ⅡP的合成第42-43页
        3.3.5 原料、中间产物及终产物的表征分析第43页
        3.3.6 材料的吸附性能研究第43-45页
            3.3.6.1 平衡吸附实验第44页
            3.3.6.2 动力学吸附实验第44页
            3.3.6.3 特异性识别实验第44页
            3.3.6.4 选择吸附性能实验第44-45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45-60页
        3.4.1 离子印迹聚合物Cd-ⅡP合成路线第45页
        3.4.2 产物的红外光谱(IR)分析第45-48页
        3.4.3 产物的核磁氢谱(~1H NMR)分析第48-49页
        3.4.4 产物的元素(EDS)分析第49-50页
        3.4.5 产物的表观形貌(TEM)分析第50-51页
        3.4.6 产物的XRD分析第51-52页
        3.4.7 产物的热失重(TG)分析第52-53页
        3.4.8 Cd-ⅡP对Cd(Ⅱ)离子的吸附及识别性能研究第53-60页
            3.4.8.1 等温静态吸附性研究第53-56页
            3.4.8.2 吸附动力学研究第56-58页
            3.4.8.3 特异识别性能研究第58-59页
            3.4.8.4 选择吸附性能研究第59页
            3.4.8.5 重复使用性能测试第59-60页
    3.5 本章小结第60-61页
4 新型Cd(Ⅱ)离子印迹传感器制备及电化学传感机理分析第61-73页
    4.1 引言第61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61-63页
        4.2.1 材料与试剂第61-62页
        4.2.2 主要实验仪器第62-63页
    4.3 实验部分第63-64页
        4.3.1 印迹聚合物与非印迹聚合物的制备第63页
        4.3.2 羧基化碳纳米管的制备第63页
        4.3.3 印迹传感器与非印迹传感器的制备第63页
        4.3.4 传感器的表观形貌分析第63页
        4.3.5 传感器的电化学表征方法第63页
            4.3.5.1 循环伏安法第63页
            4.3.5.2 交流阻抗谱表征第63页
        4.3.6 传感器检测性能第63-64页
            4.3.6.1 传感器特异识别性能分析第63-64页
            4.3.6.2 传感器重复性实验第64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64-71页
        4.4.1 新型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第64页
        4.4.2 新型电极/传感器的形貌表征第64-65页
        4.4.3 离子印迹传感器表征第65-68页
            4.4.3.1 循环伏安法(CV)分析第65-67页
            4.4.3.2 交流阻抗谱法(FRA) 分析第67-68页
        4.4.4 离子印迹传感器对镉离子的检测性能第68-70页
            4.4.4.1 差分脉冲法(DPV)检测特异识别性能第68-70页
            4.4.4.2 传感器的重复性第70页
        4.4.5 传感器等效电路模型的建立与拟合第70-71页
    4.5 本章小结第71-73页
5 结论与展望第73-75页
    5.1 结论第73-74页
    5.2 展望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2页
个人简介第82-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餐饮业即食食品微生物污染调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快速检测方法建立
下一篇:全域旅游背景下的三林村河流景观规划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