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热学前概念及成因的调查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一、引言 | 第9-13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前概念对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影响 | 第9页 |
2.前概念对热学教学的影响 | 第9-10页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研究目的 | 第10页 |
2.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三)研究内容 | 第11页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1-13页 |
1.研究思路 | 第11页 |
2.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3-20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1.前概念 | 第13-14页 |
2.热学前概念 | 第14页 |
(二)海外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1.物理前概念的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2.热学前概念相关研究 | 第16-17页 |
(三)国内研究综述 | 第17-20页 |
1.物理前概念的相关研究 | 第17-18页 |
2.热学前概念相关研究 | 第18-20页 |
三、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 第20页 |
(二)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 | 第20-21页 |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1-22页 |
四、初中生热学前概念调查 | 第22-37页 |
(一)调查工具的研制 | 第22-23页 |
1.调查指标 | 第22-23页 |
2.调查内容 | 第23页 |
(二)调查对象 | 第23页 |
(三)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第23-37页 |
1.“物质的三种状态”前概念 | 第23-26页 |
2.“物态变化”前概念 | 第26-31页 |
3.“温度与温度计”前概念 | 第31-33页 |
4.“分子动理论”前概念 | 第33页 |
5.“能量”前概念 | 第33-37页 |
五、结论与建议 | 第37-44页 |
(一)结论 | 第37-39页 |
1.热学中正确的前概念 | 第37页 |
2.热学中错误的前概念 | 第37-38页 |
3.影响热学前概念形成的因素 | 第38-39页 |
(二)建议 | 第39-44页 |
1.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 第40页 |
2.创建促进形成科学概念的情境 | 第40-41页 |
3.规范使用教学用语 | 第41-42页 |
4.加强与小学科学课程的衔接 | 第42-44页 |
研究的反思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附录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