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一、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二)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三)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3-18页 |
(一)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3-15页 |
(二)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5-17页 |
(三)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第17-18页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8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四、创新点 | 第18-20页 |
(一) 提出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体系构建的整体思路 | 第18-19页 |
(二) 提出应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与应用反馈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党政部门领导干部考核的理论基础 | 第20-27页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第20-22页 |
(一) 党政领导干部 | 第20页 |
(二) 绩效考核体系 | 第20-21页 |
(三) 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体系 | 第21-22页 |
二、研究理论基础 | 第22-27页 |
(一) 绩效管理理论 | 第22-23页 |
(二) 目标管理理论 | 第23页 |
(三) 干部考核制度 | 第23-27页 |
第三章 H市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现状、存在问题及成因 | 第27-41页 |
一、H市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的现状 | 第27-33页 |
(一) 实绩考核 | 第27-30页 |
(二) 民主测评 | 第30-31页 |
(三) 群众满意度 | 第31-32页 |
(四) 考核程序与结果运用 | 第32-33页 |
二、H市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的存在问题 | 第33-36页 |
(一) 目标管理思维有待深化 | 第34页 |
(二) 考核信息失真 | 第34-35页 |
(三) 考核指标老套 | 第35页 |
(四) 考核组成员专业性不强 | 第35-36页 |
(五) 考核结果反馈不到位 | 第36页 |
三、H市党政领导干部绩效存在问题的成因 | 第36-41页 |
(一) 思想认识不足 | 第36-37页 |
(二) 考评主体单一 | 第37-38页 |
(三) 考核内容缺乏针对性 | 第38页 |
(四) 考核方式缺乏科学性 | 第38-39页 |
(五) 考核结果缺乏有效利用 | 第39-41页 |
第四章 H市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体系构建 | 第41-57页 |
一、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体系构建的整体思路 | 第41-42页 |
(一) 以科学发展为导向 | 第41-42页 |
(二) 以考核实绩为重点 | 第42页 |
(三)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 第42页 |
二、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体系设计 | 第42-54页 |
(一) 考核主体 | 第42-43页 |
(二) 考核指标 | 第43-50页 |
(三) 考核方法 | 第50-51页 |
(四) 考核程序 | 第51-54页 |
(五) 考核周期 | 第54页 |
三、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与反馈 | 第54-57页 |
(一) 明确奖惩规范,突出考核的重要性 | 第54-55页 |
(二) 以用为本,考用结合 | 第55页 |
(三) 建立干部考核档案,形成个人绩效追踪曲线 | 第55-56页 |
(四) 互相学习,经验借鉴,为提升政府整体工作效率提供指导 | 第56-57页 |
第五章 H市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 | 第57-63页 |
一、树立科学的绩效考核理念 | 第57-58页 |
(一) 提高党政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 | 第57页 |
(二) 发挥好绩效考核的积极导向作用 | 第57页 |
(三) 建立新的责任机制 | 第57页 |
(四) 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 | 第57-58页 |
二、加强信息公开力度 | 第58页 |
(一) 公开考核内容 | 第58页 |
(二) 公开干部实绩 | 第58页 |
(三) 公开群众满意度调查过程与结果 | 第58页 |
三、加大配套制度的建设力度 | 第58-59页 |
四、促进考核体系的高效运行 | 第59-60页 |
五、建立有效的沟通与反馈机制 | 第60-61页 |
六、强化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 | 第61-62页 |
(一) 强化绩效考核结果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运用 | 第61页 |
(二) 强化绩效考核结果在干部奖惩中的运用 | 第61页 |
(三) 强化绩效考核结果在党政工作中的运用 | 第61-62页 |
七、建设追责机制和投诉平台 | 第62-6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3-66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63-64页 |
二、研究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附录 | 第69-71页 |
访谈调查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作者简介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