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一) 论文选题的目的 | 第9页 |
(二) 论文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一) 国外地方政府政绩考评的相关研究 | 第10-12页 |
(二) 国内基层政府政绩考评相关研究 | 第12-14页 |
(三) 简要评价 | 第14-15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5页 |
(一) 文献研究法 | 第15页 |
(二) 个案研究法 | 第15页 |
四、创新点 | 第15-16页 |
(一) 提出了网络化考评的观点 | 第15页 |
(二) 提出了动态考评的观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基层政府政绩考评基本理论概述 | 第16-21页 |
一、基层政府政绩考评的概念界定 | 第16页 |
二、基层政府政绩考评的要素 | 第16-19页 |
(一) 基层政府政绩考评的主体 | 第16页 |
(二) 基层政府政绩考评的对象 | 第16-17页 |
(三) 基层政府政绩考评的内容 | 第17页 |
(四) 基层政府政绩考评的过程 | 第17-18页 |
(五) 基层政府政绩考评的方式 | 第18-19页 |
(六) 基层政府政绩考评结果运用 | 第19页 |
三、基层政府政绩考评的理论基础—360度绩效考核法 | 第19-21页 |
(一) 360度绩效考核法的概念 | 第19页 |
(二) 360度绩效考核法的内容 | 第19-20页 |
(三) 360度绩效考核法对基层政府绩效考评的指导意义 | 第20-21页 |
第三章 锦州滨海新区政府政绩考评现状 | 第21-29页 |
一、滨海新区政府政绩考评实施背景与历程 | 第21-22页 |
(一) 滨海新区政府实施政绩考评背景 | 第21-22页 |
(二) 滨海新区政府实施政绩考评历程 | 第22页 |
二、滨海新区政府政绩考评的实践举措 | 第22-24页 |
(一) 成立政绩考评领导小组 | 第22-23页 |
(二) 建立政绩考评目标体系 | 第23页 |
(三) 创新政绩考评督考模式 | 第23-24页 |
(四) 构建年终考评机制 | 第24页 |
三、滨海新区政府政绩考评存在问题 | 第24-26页 |
(一) 考评主体相对单一 | 第24页 |
(二) 部分考评指标缺乏科学性 | 第24-25页 |
(三) 考评过程缺乏公开性 | 第25-26页 |
(四) 考评结果运用不合理 | 第26页 |
四、滨海新区政府政绩考评存在问题的成因 | 第26-29页 |
(一) 考评制度不完善 | 第26-27页 |
(二) 考评技术不成熟 | 第27页 |
(三) 考评过程监督机制有待改进 | 第27页 |
(四) 区政府相关领导对考评结果不重视 | 第27-29页 |
第四章 优化锦州滨海新区政府政绩考评的对策 | 第29-36页 |
一、科学设立基层政府政绩考评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29页 |
(一) 客观公正 | 第29页 |
(二) 系统全面 | 第29页 |
(三) 注重实效 | 第29页 |
二、优化滨海新区政府政绩考评的具体措施 | 第29-36页 |
(一) 引入第三方参与,扩展考评主体 | 第30-31页 |
(二) 完善指标体系,明确考评内容 | 第31-33页 |
(三)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完善监督体系 | 第33-34页 |
(四) 发挥激励约束,加强结果运用 | 第34-3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36-38页 |
一、基本结论 | 第36页 |
(一) 滨海新区政府政绩考评工作仍不完善 | 第36页 |
(二) 内外因相互作用导致滨海新区政府政绩考评工作出现问题 | 第36页 |
(三) 多措并举以有效解决滨海新区政府政绩考评问题 | 第36页 |
二、论文不足和展望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作者简介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