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海洋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分散剂的投加对海洋石油雪形成及沉降特性的影响

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3页
第1章 绪论第14-25页
    1.1 海洋溢油污染及危害第14-16页
        1.1.1 海洋溢油污染现状第14页
        1.1.2 海洋溢油污染的危害第14-16页
        1.1.3 海上溢油的环境归宿第16页
    1.2 海洋石油雪的形成及其迁移第16-18页
        1.2.1 海洋石油雪第16-17页
        1.2.2 胞外聚合物与MOS的形成第17-18页
        1.2.3 颗粒物与MOS的形成第18页
        1.2.4 MOS在海洋环境中的纵向迁移第18页
    1.3 化学分散剂的应用及对MOS的影响第18-21页
        1.3.1 分散剂的种类及作用机理第19页
        1.3.2 分散剂在溢油应急处理中的应用及环境影响第19-20页
        1.3.3 分散剂对MOS形成的影响第20-21页
    1.4 溢油事故与海洋石油烃降解菌的多样性第21-23页
        1.4.1 海洋中的石油烃降解菌第21-22页
        1.4.2 溢油事故后石油烃降解菌的变化第22页
        1.4.3 高通量测序法在石油烃降解菌研究中的应用第22-23页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第23-25页
        1.5.1 研究目的、意义第23-24页
        1.5.2 主要研究内容第24-25页
第2章 材料与方法第25-33页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第25-27页
        2.1.1 实验材料及性质第25-26页
        2.1.2 细菌培养及菌悬液的制备第26-27页
        2.1.3 实验仪器与药品第27页
    2.2 实验设计第27-29页
        2.2.1 分散剂对海洋溢油生成MOS的影响第28页
        2.2.2 分散剂对海岸带溢油生成MOS的影响第28-29页
    2.3 分析及测定方法第29-32页
        2.3.1 菌体细胞浓度的测定第29页
        2.3.2 MOS的形态第29页
        2.3.3 分形维数的计算第29页
        2.3.4 MOS沉降速率的测定第29-30页
        2.3.5 EPS的提取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第30页
        2.3.6 水相/MOS相石油烃含量的测定第30-31页
        2.3.7 细菌群落多样性的测定第31-32页
    2.4 计算方法第32-33页
        2.4.1 沉降MOS的捕油量第32页
        2.4.2 沉降MOS的捕油率第32-33页
第3章 分散剂对海洋溢油生成MOS的影响第33-45页
    3.1 分散剂种类对MOS的影响第33-37页
        3.1.1 细菌生长曲线的比较第33-34页
        3.1.2 MOS的形态第34-35页
        3.1.3 MOS的分形维数第35-36页
        3.1.4 MOS中EPS的官能团第36-37页
    3.2 分散剂投加量对MOS的影响第37-40页
        3.2.1 MOS的形态第38-39页
        3.2.2 MOS的分形维数第39页
        3.2.3 MOS中EPS的官能团第39-40页
    3.3 分散剂投加时间对MOS的影响第40-44页
        3.3.1 MOS的形态第40-42页
        3.3.2 MOS的分形维数第42-43页
        3.3.3 MOS中EPS的官能团第43-44页
    3.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4章 分散剂对海岸带溢油生成MOS的影响第45-58页
    4.1 分散剂种类对MOS的影响第45-50页
        4.1.1 细菌生长曲线的比较第45-46页
        4.1.2 MOS的形态第46-48页
        4.1.3 MOS的分形维数第48-49页
        4.1.4 MOS中EPS的官能团第49-50页
    4.2 分散剂投加量对MOS的影响第50-53页
        4.2.1 MOS的形态第50-51页
        4.2.2 MOS的分形维数第51-52页
        4.2.3 MOS中EPS的官能团第52-53页
    4.3 分散剂投加时间对MOS的影响第53-57页
        4.3.1 MOS的形态第53-55页
        4.3.2 MOS的分形维数第55-56页
        4.3.3 MOS中EPS的官能团第56-57页
    4.4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5章 MOS/水相中溢油的含量及细菌群落结构第58-76页
    5.1 石油烃在水相和MOS相的含量第58-64页
        5.1.1 模拟海洋条件第58-61页
        5.1.2 模拟海岸带条件第61-64页
    5.2 MOS/水相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多样性第64-74页
        5.2.1 模拟海洋条件第64-69页
        5.2.2 模拟海岸带条件第69-74页
    5.3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6章 分散剂对MOS沉降特性的影响第76-89页
    6.1 模拟海洋条件第76-81页
        6.1.1 MOS的沉降速率第76-78页
        6.1.2 沉降MOS的捕油率第78-81页
    6.2 模拟海岸带条件第81-86页
        6.2.1 MOS的沉降速率第81-83页
        6.2.2 沉降MOS的捕油率第83-86页
    6.3 沉降速率的理论分析第86-87页
    6.4 沉降MOS捕油率的理论分析第87-88页
    6.5 本章小结第88-89页
第7章 结论与建议第89-91页
    7.1 结论第89-90页
    7.2 建议与展望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10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第101-102页
致谢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复式三维生物膜电极反应器处理含硝酸氮微污染地下水研究
下一篇:青岛市张村河水质净化厂工程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