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地下水论文

复式三维生物膜电极反应器处理含硝酸氮微污染地下水研究

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4页
第1章 概述第15-23页
    1.1 微污染地下水的现状第15-17页
        1.1.1 地下水中硝酸氮的来源及危害第16页
        1.1.2 地下水中微量有机物的来源及危害第16-17页
    1.2 微污染地下水处理方法第17-19页
        1.2.1 地下水中硝酸氮的主要去除方法第17-18页
        1.2.2 地下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的主要去除方法第18-19页
    1.3 三维生物膜电极反应器在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9-21页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第21-22页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1页
        1.4.2 研究内容第21-22页
    1.5 技术路线第22-23页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3-30页
    2.1 实验材料第23-24页
        2.1.1 实验原水第23页
        2.1.2 实验仪器与药品第23-24页
    2.2 反应器的电极材料第24-25页
        2.2.1 阳极材料第24-25页
        2.2.2 阴极材料第25页
        2.2.3 颗粒电极材料第25页
    2.3 实验方法及步骤第25-28页
        2.3.1 颗粒活性炭预处理及吸附饱和处理第25-26页
        2.3.2 反应器的接种启动第26-27页
        2.3.3 反应器运行影响因素实验方案第27-28页
    2.4 分析和检测方法第28-30页
        2.4.1 指标测定第28-29页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29页
        2.4.3 阴极极化曲线测试第29-30页
第3章 复式三维生物膜电极反应器的构建第30-40页
    3.1 常见三维生物膜电极反应器的结构形式第30-31页
    3.2 复式三维生物膜电极反应器的构建第31-35页
        3.2.1 复式三维生物膜电极反应器的构建思路第31-33页
        3.2.2 复式三维生物膜电极反应器的结构设计第33-35页
    3.3 复式三维生物膜电极反应器的功能设计第35-38页
        3.3.1 电极反应第36-37页
        3.3.2 生物膜的降解作用第37-38页
    3.4 复式三维生物膜电极反应器的两种形式第38页
        3.4.1 3D-T-CBER第38页
        3.4.2 3D-Y-CBER第38页
    3.5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4章 3D-T-CBER处理含硝酸氮微污染地下水研究第40-69页
    4.1 接种前纯电化学作用处理效果研究第40-48页
        4.1.1 水力停留时间的影响第40-42页
        4.1.2 电流强度的影响第42-44页
        4.1.3 进水硝酸氮浓度的影响第44-46页
        4.1.4 进水pH的影响第46-48页
    4.2 3D-T-CBER的挂膜启动第48-52页
        4.2.1 反硝化菌的接种与挂膜第48页
        4.2.2 驯化阶段第48-49页
        4.2.3 稳定运行阶段第49-50页
        4.2.4 反应器成熟生物膜的扫描电镜(SEM)观察第50-51页
        4.2.5 生物膜电极的电化学测试第51-52页
    4.3 挂膜后 3D-T-CBER处理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第52-62页
        4.3.1 水力停留时间的影响第52-54页
        4.3.2 电流强度的影响第54-57页
        4.3.3 进水硝酸氮浓度的影响第57-59页
        4.3.4 进水pH的影响第59-62页
    4.4 3D-T-CBER最佳运行工况的研究第62-67页
        4.4.1 实验设计第62-63页
        4.4.2 结果与讨论第63-67页
    4.5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5章 3D-Y-CBER处理含硝酸氮微污染地下水研究第69-89页
    5.1 接种前纯电化学作用处理效果研究第69-75页
        5.1.1 水力停留时间的影响第69-71页
        5.1.2 电流强度的影响第71-72页
        5.1.3 进水硝酸氮浓度的影响第72-73页
        5.1.4 进水pH的影响第73-75页
    5.2 3D-Y-CBER的启动第75-76页
        5.2.1 反应器成熟生物膜的扫描电镜(SEM)观察第75-76页
        5.2.2 生物膜电极的电化学测试第76页
    5.3 挂膜后3D-Y-CBER处理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第76-83页
        5.3.1 水力停留时间的影响第76-78页
        5.3.2 电流强度的影响第78-80页
        5.3.3 进水硝酸氮浓度的影响第80-81页
        5.3.4 进水pH的影响第81-83页
    5.4 3D-Y-CBER最佳运行工况的研究第83-87页
        5.4.1 实验设计第83页
        5.4.2 结果与讨论第83-87页
    5.5 本章小结第87-89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89-91页
    6.1 结论第89-90页
    6.2 展望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第97-98页
致谢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下水典型污染物时空分异特征及水质评价研究--以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下一篇:分散剂的投加对海洋石油雪形成及沉降特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