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2 理论和现实意义 | 第12-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4-18页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1.2.3 总体评价 | 第17-18页 |
1.3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9页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19-20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4.2 结构安排 | 第19-20页 |
1.5 创新之处 | 第20-21页 |
第2章 习近平德育思想生成基础 | 第21-29页 |
2.1 理论渊源 | 第21-26页 |
2.1.1 立足国情,对马克思、恩格斯德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第21页 |
2.1.2 对历代领导人德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第21-24页 |
2.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德育思想 | 第24-25页 |
2.1.4 批判继承西方优秀的德育思想 | 第25-26页 |
2.2 现实基础 | 第26-28页 |
2.2.1 国内环境 | 第26-27页 |
2.2.2 国际环境 | 第27-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习近平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9-39页 |
3.1 习近平德育思想的道德原则 | 第29-32页 |
3.1.1 新时期道德原则的最新概括 | 第29-30页 |
3.1.2 新时期道德原则的精神实质 | 第30-31页 |
3.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集体主义的升华 | 第31-32页 |
3.2 习近平德育思想的道德规范 | 第32-35页 |
3.2.1 以“中国梦”为引领的信念教育 | 第32-33页 |
3.2.2 注重立德修身的品德教育 | 第33-34页 |
3.2.3 注重自省和自觉的典范教育 | 第34-35页 |
3.3 习近平德育思想的方法创新 | 第35-38页 |
3.3.1 铸魂法 | 第35-36页 |
3.3.2 慎独法 | 第36-37页 |
3.3.3 笃行法 | 第37-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习近平德育思想的时代价值 | 第39-47页 |
4.1 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了理论支撑 | 第39-40页 |
4.1.1 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 第39页 |
4.1.2 以优良的工作作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 第39-40页 |
4.1.3 以牢固的宗旨意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 第40页 |
4.2 为人文素养的提升提供了方向指引 | 第40-43页 |
4.2.1 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养,促进全面发展 | 第41-42页 |
4.2.2 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建设精神家园 | 第42-43页 |
4.3 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精神动力 | 第43-46页 |
4.3.1 弘扬中国精神,共筑中国梦 | 第43-44页 |
4.3.2 凝聚中国力量,增强文化自信 | 第44-45页 |
4.3.3 走中国道路,彰显国际担当精神 | 第45-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