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阅读论文

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研究--以武汉市G小学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3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1-13页
        (一)阅读教学目标模糊化第11-12页
        (二)师生角色定位不明确第12页
        (三)阅读教学文本游离化第12-13页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3页
        (一)研究目的第13页
        (二)研究意义第13页
    三、理论基础第13-15页
        (一)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观第14页
        (二)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师观第14-15页
        (三)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观第15页
    四、文献综述第15-20页
        (一)关于有效教学热点问题的研究第15-17页
        (二)关于有效教学发展阶段的研究第17-19页
        (三)研究述评第19-20页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第20-23页
        (一)研究思路第20-21页
        (二)研究方法第21-23页
第二章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评判标准第23-29页
    一、关于有效教学的评判标准研究第23-24页
        (一)国外关于有效教学的评判标准第23页
        (二)国内关于有效教学的评判标准第23-24页
    二、关于评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两大取向第24页
    三、关于评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相关要素第24-27页
        (一)教学目标第25页
        (二)教学内容第25页
        (三)教学方法第25-26页
        (四)教学环境第26页
        (五)教学效果第26-27页
    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评判标准的确立第27-29页
第三章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调查第29-41页
    一、实施调查学校的情况简介第29页
    二、问卷调查设计与实施第29-30页
        (一)调查对象第29页
        (二)调查方法第29-30页
        (三)调查内容第30页
        (四)调查实施第30页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第30-41页
        (一)有关阅读教学目标的行为表现第30-32页
        (二)有关阅读教学内容的行为表现第32-33页
        (三)有关阅读教学方法的行为表现第33-35页
        (四)有关阅读教学环境的行为表现第35-37页
        (五)有关阅读教学效果的行为表现第37-41页
第四章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41-44页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41-42页
        (一)低效的阅读学习兴趣第41页
        (二)低效的阅读学习能力第41-42页
        (三)低效的阅读学习习惯第42页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低效的原因分析第42-44页
        (一)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的意识较弱第42-43页
        (二)教师对学生的思维引导不充分第43页
        (三)部分教师现代教学观念淡薄第43-44页
第五章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第44-63页
    一、让观念变得有效:重视与学生的阅读对话第44-48页
        (一)明确教师的引导意识,唤醒学生的阅读动力第44-45页
        (二)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激活学生的阅读潜能第45-47页
        (三)研究学生的个性特点,建立心理相容的师生关系第47-48页
    二、让学习变得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第48-53页
        (一)激发身心的阅读兴趣,获得愉悦的阅读体验第48-52页
        (二)“不动笔墨不读书”,开动阅读的思维火车第52-53页
        (三)抓住文本的实质问题,挖掘阅读的思想意蕴第53页
    三、让教学变得有效:完善阅读教学环节第53-63页
        (一)紧扣“生本”设计理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第53-56页
        (二)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形成科学灵活的课堂组织第56-58页
        (三)辅助调控阅读教学流程,给予适宜有效的课堂评价第58-60页
        (四)遵循适度适量的布置原则,考虑多样化的作业形式第60-63页
结语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致谢第68-69页
附录A第69-70页
附录B第70-72页
附录C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问题研究
下一篇:JC公司基于BSC+KPI的绩效考核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