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本论文中出现化合物的名称缩写 | 第7-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43页 |
1.1 稀土-有机框架材料(Ln-MOFs)简介 | 第12-14页 |
1.2 Ln-MOFs的合成 | 第14-17页 |
1.2.1 合成条件的控制 | 第15-16页 |
1.2.2 有机配体的选择 | 第16-17页 |
1.3 Ln-MOFs的光学性质及应用 | 第17-37页 |
1.3.1 挥发性有机物、小分子及离子种类的识别 | 第18-26页 |
1.3.2 可调谐白光材料的合成 | 第26-30页 |
1.3.3 荧光温度计的设计合成 | 第30-37页 |
1.4 Ln-MOFs的其他性质及应用 | 第37-41页 |
1.4.1 药物载体 | 第37-38页 |
1.4.2 催化 | 第38-39页 |
1.4.3 气体的吸附与分离 | 第39-41页 |
1.5 本课题的选题依据和主要工作 | 第41-43页 |
1.5.1 本课题的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41页 |
1.5.2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 | 第41-43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43-52页 |
2.1 主要试剂 | 第43-45页 |
2.2 仪器信息 | 第45页 |
2.3 配合物的合成 | 第45-47页 |
2.4 X-射线衍射实验及单晶结构解析 | 第47-49页 |
2.5 表征与测试 | 第49-52页 |
2.5.1 X-射线粉末衍射测试 | 第49页 |
2.5.2 红外测试 | 第49页 |
2.5.3 热重测试 | 第49页 |
2.5.4 荧光测试 | 第49页 |
2.5.5 荧光寿命测试 | 第49页 |
2.5.6 紫外-可见固体漫反射测试 | 第49页 |
2.5.7 能谱测试 | 第49-52页 |
第三章 化合物晶体结构的描述与讨论 | 第52-67页 |
3.1 化合物[Tb_2(DHBDC)_3(DMF)_4]_n·2nDMF(1a)的结构描述 | 第52-54页 |
3.2 化合物[Tb_2(N-BDC)_3(DMF)_4]_n·2nDMF(2a)的结构描述 | 第54-56页 |
3.3 化合物[ZnSm(PDA)_2(N-BDC)_(1/2)(H_2O)]_n·2nH_2O(3a)的结构描述 | 第56-59页 |
3.4 化合物[Tb_2Mn(FDA)_4(glycol)_2]_n·2nH_2O(4a)的结构描述 | 第59-63页 |
3.5 化合物[Nd(Suc)_(1/2)(BPDC)]_n(5a)的结构描述 | 第63-6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四章 配合物的谱学表征与研究 | 第67-89页 |
4.1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 第67-70页 |
4.2 红外光谱分析 | 第70-74页 |
4.3 荧光光谱分析 | 第74-83页 |
4.3.1 配体的荧光光谱分析 | 第74-76页 |
4.3.2 [Tb_(2x)Eu_(2(1-x))(DHBDC)_3(DMF)_4]_n·2nDMF(x=1.0~0.0)的荧光光谱分析 | 第76-78页 |
4.3.3 [Tb_(2x)Eu_(2(1-x))(N-BDC)_3(DMF)_4]_n·2nDMF(x=1.0~0.0)的荧光光谱分析 | 第78-80页 |
4.3.4 [ZnL-n(PDA)_2(N-BDC)_(1/2)(H_2O)]_n·2nH_2O的荧光光谱分析(Ln=Sm(3a)、Eu(3b)、Tb(3c)、Nd(3d)) | 第80-82页 |
4.3.5 [Ln_2Mn(FDA)_4(glycol)_2]_n·2nH_2O的荧光光谱分析(Ln=Tb(4a)) | 第82页 |
4.3.6 [Ln(Suc)_(1/2)(BPDC)]_n的荧光光谱分析(Ln=Nd(5a)、Tb(5b)、Eu(5c)) | 第82-83页 |
4.4 热重分析 | 第83-85页 |
4.5 紫外-可见固体漫反射分析 | 第85-8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五章 发光材料的合成研究 | 第89-92页 |
5.1 实验内容及结果分析 | 第89-91页 |
5.1.1 标准色度坐标CIE分析 | 第89-90页 |
5.1.2 荧光寿命分析 | 第90-91页 |
5.1.3 能谱分析 | 第91页 |
5.2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六章 荧光温度计的设计合成与研究 | 第92-100页 |
6.1 实验内容及结果分析 | 第93-99页 |
6.1.1 实验内容 | 第93-94页 |
6.1.2 标准色度坐标CIE分析 | 第94页 |
6.1.3 荧光分析 | 第94-98页 |
6.1.4 荧光寿命分析 | 第98-99页 |
6.2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第七章 金属离子及小分子的识别研究 | 第100-111页 |
7.1 对液体小分子乙酸的识别 | 第101-102页 |
7.1.1 实验内容 | 第101页 |
7.1.2 荧光分析 | 第101-102页 |
7.2 对金属离子Fe~(3+)的识别 | 第102-104页 |
7.2.1 实验内容 | 第102-103页 |
7.2.2 荧光分析 | 第103-104页 |
7.3 对金属离子Cr~(3+)的识别 | 第104-110页 |
7.3.1 Tb/Eu掺杂的化合物2k对金属Cr~(3+)的识别 | 第104-108页 |
7.3.1.1 实验内容 | 第104-105页 |
7.3.1.2 荧光分析 | 第105-108页 |
7.3.2 Zn/Eu掺杂的化合物3b对金属Cr~(3+)的识别 | 第108-110页 |
7.3.2.1 实验内容 | 第108-109页 |
7.3.2.2 荧光分析 | 第109-110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110-111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1-114页 |
8.1 对本论文研究工作的总结 | 第111-112页 |
8.2 对未来工作的设想 | 第112-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23页 |
致谢 | 第123-124页 |
附录 | 第124-134页 |
个人简历 | 第134页 |
在校期间己发表和录用的论文 | 第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