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ANopen的全自动加样系统设计与实现
|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 1 绪论 | 第8-12页 |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目的 | 第8-9页 |
| 1.2 全自动加样系统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0页 |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0-12页 |
| 2 总体方案设计 | 第12-18页 |
| 2.1 需求分析及设计要求 | 第12-13页 |
| 2.1.1 功能需求分析 | 第12页 |
| 2.1.2 设计要求 | 第12-13页 |
| 2.2 系统方案设计 | 第13-17页 |
| 2.2.1 硬件方案设计 | 第14-16页 |
| 2.2.2 软件方案设计 | 第16-17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 3 系统CANopen网络构建 | 第18-32页 |
| 3.1 CANopen协议分析 | 第18-23页 |
| 3.1.1 CANopen报文ID分类 | 第19-20页 |
| 3.1.2 CANopen对象字典 | 第20-21页 |
| 3.1.3 CANopen通讯 | 第21-23页 |
| 3.2 系统CANopen网络设计 | 第23-30页 |
| 3.2.1 系统CANopen网络规划 | 第23-25页 |
| 3.2.2 CanFestival协议栈移植 | 第25-26页 |
| 3.2.3 网络节点功能分析及对象字典定义 | 第26-29页 |
| 3.2.4 CanFestival字典操作接口 | 第29-30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 4 系统硬件设计 | 第32-42页 |
| 4.1 下位机主控板电路设计 | 第32-35页 |
| 4.2 液面探测模块 | 第35-36页 |
| 4.2.1 微压差传感器选型 | 第35-36页 |
| 4.2.2 液面探测控制电路设计 | 第36页 |
| 4.3 运动控制模块 | 第36-39页 |
| 4.4 加注泵模块 | 第39-40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 5 系统软件设计 | 第42-68页 |
| 5.1 加注子系统运动控制 | 第42-49页 |
| 5.1.1 工作流程设计 | 第42-47页 |
| 5.1.2 状态机设计与实现 | 第47-49页 |
| 5.2 加注子系统液面探测 | 第49-53页 |
| 5.2.1 数据分析软件设计 | 第49-51页 |
| 5.2.2 液面探测方案设计 | 第51-52页 |
| 5.2.3 液面探测算法设计 | 第52-53页 |
| 5.3 样本和送杯子系统运动控制 | 第53-57页 |
| 5.4 上下位机通信协议 | 第57-60页 |
| 5.4.1 报文帧类型 | 第57-58页 |
| 5.4.2 报文帧结构 | 第58-59页 |
| 5.4.3 报文接收流程 | 第59-60页 |
| 5.5 下位机主控单元 | 第60-64页 |
| 5.6 上位机软件界面 | 第64-66页 |
| 5.7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 6 系统测试与效果评价 | 第68-72页 |
| 6.1 功能测试 | 第68页 |
| 6.2 性能测试 | 第68-70页 |
| 6.3 测试结果总结 | 第70页 |
| 6.4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 7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72页 |
| 7.2 论文下一步研究方向 | 第72-74页 |
| 致谢 | 第74-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 附录 | 第80页 |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80页 |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竞赛及获奖情况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