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温度场分析的铝电解槽槽帮动态监测仿真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2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铝电解工业 | 第11-15页 |
1.2.1 铝电解技术 | 第11页 |
1.2.2 铝电解工艺 | 第11-12页 |
1.2.3 铝电解槽 | 第12-14页 |
1.2.4 铝电解工艺主要技术参数 | 第14-15页 |
1.3 铝电解槽槽帮 | 第15-17页 |
1.3.1 槽帮形态的分类 | 第15页 |
1.3.2 槽帮的影响因素 | 第15-16页 |
1.3.3 槽帮研究的意义 | 第16-17页 |
1.4 槽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4.1 槽帮厚度的研究 | 第17-18页 |
1.4.2 槽帮的数值研究 | 第18-19页 |
1.5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1.5.1 研究目的 | 第19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5.3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2 铝电解槽槽壳温度的在线采集 | 第22-38页 |
2.1 温度传感器的选定 | 第22-28页 |
2.1.1 热电阻 | 第22-23页 |
2.1.2 热电偶 | 第23-25页 |
2.1.3 光纤光栅传感器 | 第25-27页 |
2.1.4 几种温度传感器的比较 | 第27-28页 |
2.2 槽壳温度采集点的选定与布设 | 第28-34页 |
2.2.1 铝电解槽三维建模 | 第28-31页 |
2.2.2 铝电解槽三维仿真 | 第31-32页 |
2.2.3 槽壳测温点位置和数量 | 第32-34页 |
2.2.4 信号采集系统 | 第34页 |
2.3 温度传感器的安装 | 第34-36页 |
2.3.1 光纤光栅传感器封装 | 第34-35页 |
2.3.2 光纤光栅传感器标定 | 第35-36页 |
2.3.3 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安装 | 第3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3 铝电解槽数据传输 | 第38-52页 |
3.1 物联网 | 第38-41页 |
3.1.1 物联网概念 | 第38-39页 |
3.1.2 物联网基本功能 | 第39-40页 |
3.1.3 物联网关键技术 | 第40-41页 |
3.2 物联网的无线传输技术 | 第41-44页 |
3.2.1 ZigBee技术 | 第41-42页 |
3.2.2 蓝牙技术 | 第42-43页 |
3.2.3 Wi-Fi技术 | 第43-44页 |
3.2.4 几种无线传输技术的比较 | 第44页 |
3.3 ZigBee技术在铝电解车间的应用 | 第44-50页 |
3.3.1 硬件系统设计 | 第44-47页 |
3.3.2 软件系统设计 | 第47-5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4 铝电解槽槽帮分析研究 | 第52-62页 |
4.1 铝电解槽内的热量分布 | 第52-53页 |
4.2 铝电解槽槽帮的数值模拟 | 第53-56页 |
4.2.1 仿真模拟中主要参数 | 第53-54页 |
4.2.2 槽帮的数值模拟仿真 | 第54-56页 |
4.3 槽帮特性分析 | 第56-60页 |
4.3.1 过热度对槽帮厚度的影响 | 第56-58页 |
4.3.2 槽帮厚度与对应位置槽壳温度之间的关系 | 第58-60页 |
4.4 工程应用 | 第60-6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5 实验论证 | 第62-72页 |
5.1 方案可行性分析 | 第62页 |
5.2 实验验证 | 第62-69页 |
5.2.1 实验过程分析 | 第63-65页 |
5.2.2 实验数据分析 | 第65-68页 |
5.2.3 实验结果 | 第68-6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9-72页 |
6 结束语 | 第72-74页 |
6.1 总结 | 第72页 |
6.2 展望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附录 | 第80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80页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