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页 |
1.2 水处理技术的发展 | 第10-11页 |
1.3 电容去离子技术的原理与发展 | 第11-12页 |
1.4 电容去离子技术的电极材料 | 第12-17页 |
1.4.1 电极材料的要求 | 第12-13页 |
1.4.2 无机盐功能化电极 | 第13页 |
1.4.3 无机金属氧化物功能化电极 | 第13-14页 |
1.4.4 有机小分子功能化电极 | 第14-15页 |
1.4.5 导电高分子功能化电极 | 第15-16页 |
1.4.6 材料活化工艺 | 第16-17页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17-19页 |
2 PPAS-SnO_2-rGO纳米复合电极的构建与性能 | 第19-46页 |
2.1 引言 | 第19-20页 |
2.2 试剂与仪器 | 第20-21页 |
2.2.1 试剂 | 第20页 |
2.2.2 仪器 | 第20-21页 |
2.3 SnO_2/PPAS功能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21-22页 |
2.3.1 PPNS的合成 | 第21页 |
2.3.2 SnO_2/PPAS的合成 | 第21页 |
2.3.3 SnO_2/PPAS-rGO的制备 | 第21-22页 |
2.4 石墨纸电极的制作 | 第22页 |
2.4.1 石墨纸电极的预处理 | 第22页 |
2.4.2 电极的配置 | 第22页 |
2.4.3 电极的制作与预处理 | 第22页 |
2.5 表征方法与测试条件 | 第22-24页 |
2.6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4-44页 |
2.6.1 实验原理与红外测试 | 第24-25页 |
2.6.2 SnO_2/PPAS-rGO的拉曼光谱检测 | 第25-26页 |
2.6.3 SnO_2/PPAS-rGO的X射线衍射能谱分析 | 第26-27页 |
2.6.4 SnO_2/PPAS-rGO的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测试 | 第27-28页 |
2.6.5 SnO_2/PPAS-rGO热失重检测 | 第28-30页 |
2.6.6 SnO_2/PPAS-rGO的氮气吸附脱附检测 | 第30-31页 |
2.6.7 循环伏安检测 | 第31-33页 |
2.6.8 阻抗检测 | 第33-34页 |
2.6.9 恒电流充放电测试 | 第34-37页 |
2.6.10 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 | 第37页 |
2.6.11 最佳工作电压选择实验 | 第37-39页 |
2.6.12 不同材料的CDI脱盐行为 | 第39-43页 |
2.6.13 循环稳定性 | 第43-44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3 多乙烯多胺功能化石墨烯及其对活性炭的性能提升 | 第46-59页 |
3.1 引言 | 第46页 |
3.2 试剂与仪器 | 第46-47页 |
3.2.1 试剂 | 第46-47页 |
3.2.2 仪器 | 第47页 |
3.3 多乙烯多胺功能化石墨烯与不同配比电极的制备 | 第47-48页 |
3.3.1 电极材料的制备 | 第47-48页 |
3.3.2 石墨纸电极的制备 | 第48页 |
3.3.3 表征手段与测试条件 | 第48页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8-58页 |
3.4.1 多乙烯多胺功能化材料红外检测 | 第48-49页 |
3.4.2 多乙烯多胺功能化材料的拉曼光谱检测 | 第49-50页 |
3.4.3 多乙烯多胺功能化材料的X射线衍射能谱 | 第50-51页 |
3.4.4 多乙烯多胺功能化材料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检测 | 第51-52页 |
3.4.5 接触角测试 | 第52页 |
3.4.6 循环伏安测试 | 第52-54页 |
3.4.7 阻抗测试 | 第54-56页 |
3.4.8 功能化石墨烯与配比材料的脱盐行为研究 | 第56-5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4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4.1 总结 | 第59页 |
4.2 展望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1页 |
附录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