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缩略语说明 | 第14-1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5-31页 |
抑郁症 | 第15页 |
抑郁症的病因 | 第15-17页 |
应激相关的抑郁动物模型 | 第17-22页 |
抗抑郁药 | 第22-23页 |
油酰胺 | 第23-24页 |
蛋白质组学 | 第24-29页 |
立题依据 | 第29-31页 |
第二章 油酰胺对急性应激模型抗抑郁作用研究 | 第31-36页 |
1 实验材料 | 第31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1-32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2-34页 |
4 讨论 | 第34-35页 |
5 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油酰胺对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模型大鼠的抗抑郁作用 | 第36-47页 |
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模型的建立 | 第36-40页 |
1实验材料 | 第3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6-37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7-40页 |
油酰胺对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模型大鼠的抗抑郁作用 | 第40-45页 |
1 实验材料 | 第40-41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1-42页 |
3 实验结果 | 第42-45页 |
讨论 | 第45-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油酰胺抗抑郁作用机制 | 第47-97页 |
二维胶体电泳实验方法的建立 | 第47-60页 |
1 实验材料 | 第47-51页 |
2 实验方法 | 第51-55页 |
3 实验结果 | 第55-58页 |
4 讨论 | 第58-60页 |
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油酰胺在CMS模型中抗抑郁作用机制 | 第60-96页 |
1 实验材料 | 第60-62页 |
2 实验方法 | 第62-68页 |
3 实验结果 | 第68-84页 |
4 讨论 | 第84-96页 |
小结 | 第96-97页 |
结论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17页 |
研究生期间完成的论文及取得的成果 | 第117-118页 |
致谢 | 第118-119页 |
附件 | 第119-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