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词论文

光宣时期京师词坛专题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绪论第11-19页
    第一章 研究范畴第11-13页
    第二章 研究现状及前景第13-17页
        一、词曲通史与通论第13-14页
        二、晚清词学研究专著第14-16页
        三、晚清词学研究论文第16-17页
    第三章 研究思路及创新性第17-19页
第一编 清流政治活动与京师词坛:以甲午、戊戌为中心第19-59页
    第一章 清流活动与京师词坛风会第21-35页
        一、清流风闻宴集与词人群体的交流第23-29页
        二、清流风闻宴集与词社唱和的频繁第29-35页
    第二章 甲午至丙申清流词事考第35-50页
        一、唱和之始:志锐谪戍乌里雅苏台第35-39页
        二、抑扬时局:甲午本事词第39-45页
        三、吟事之盛:文廷式出都第45-50页
    第三章 丁酉、戊戌清流词事考第50-59页
        一、戊戌维新前士人政治活动与词事第50-52页
        二、戊戌维新词事考第52-59页
第二编 光宣时期京师词坛尊体运动第59-108页
    第四章 传统词学的尊体思路第60-79页
        一、词为艳科与词之雅化第61-68页
            1、艳词价值的肯定与拔高第61-66页
            2、词之雅化及其内涵第66-68页
        二、词为诗余与词之辨体第68-74页
            1、词之辨体及新思路第69-72页
            2、词之诗化及其内涵第72-74页
        三、词为小道与比兴寄托第74-79页
            1、时代风云与词亦有史第74-75页
            2、诗教范式及晚清词学的新取向第75-79页
    第五章 苏、辛词风之重新拔起与发展流变第79-95页
        一、《云起轩词》的特色与典范作用第79-85页
        二、清季诸人的苏辛词风及其时代精神第85-95页
    第六章 常州词论在晚清的发展——以王鹏运词论为中心第95-108页
        一、端木埰与临桂词学的发轫第96-99页
        二、王鹏运的词学思想及其典范意义第99-108页
第三编 词之结穴:临桂词派的形成与辉煌第108-160页
    第七章 王鹏运京师词学活动与临桂词派的形成第110-129页
        一、早期粤西词人与觅句堂唱和第110-114页
        二、《薇省同声集》唱和第114-118页
        三、咫村词社与校梦龛词社活动第118-129页
            1、咫村词社第119-122页
            2、校梦龛词社第122-125页
            3、咫村词社、校梦龛词社与临桂词风的形成第125-129页
    第八章 《庚子秋词》、《春蛰吟》唱和与临桂词风的演进第129-148页
        一、《庚子秋词》之形式与内容第130-135页
        二、《春蛰吟》之形式与内容第135-139页
        三、《庚子秋词》、《春蛰吟》的成就与影响第139-148页
            1、《庚子秋词》、《春蛰吟》与临桂词风第139-143页
            2、《庚子秋词》的影响与接受第143-148页
    第九章 临桂词论之大成:况周颐“词之三要”说第148-160页
        一、况周颐词论与《蓼园词选》第148-153页
        二、况周颐“词之三要”说及其价值第153-160页
余论:国粹运动与清季京师词坛第160-167页
    一、国粹运动与《国粹学报》第161-162页
    二、王国维词学活动对现代词学的影响第162-164页
    三、著涒吟社与《国学萃编》第164-167页
附录:光宣京师词事简明年表第167-193页
致谢第193-194页
参考文献第194-208页

论文共2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当代作家小说美学思想研究(1978-2013)
下一篇:油酰胺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