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发电厂论文--核电厂(核电站)论文

核电厂房结构地震响应的地基动力模型及影响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1 绪论第7-14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7-8页
    1.2 结构-地基相互作用综述第8-13页
        1.2.1 结构-地基相互作用的研究历史第8-9页
        1.2.2 结构-地基相互作用的数值方法第9-13页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第13-14页
2 场地无限域动力数值模型第14-31页
    2.1 半无限均质地基集总参数模型第14-17页
        2.1.1 美国ASCE4-98规范的场地模型第14-15页
        2.1.2 集10参数场地简化模型第15-17页
    2.2 粘弹性动力人工边界场地模型第17-21页
        2.2.1 粘弹性人工边界第17-18页
        2.2.2 基于谐响应分析求解场地动阻抗第18-21页
    2.3 基于比例边界有限元法的高阶透射边界模型第21-25页
        2.3.1 比例边界有限元法(SBFEM)基本概念第21-22页
        2.3.2 SBFEM高阶透射边界方程推导第22-25页
    2.4 算例分析第25-30页
    2.5 本章小结第30-31页
3 半无限域地基动阻抗影响研究第31-49页
    3.1 基础埋置深度对场地动阻抗的影响第31-37页
        3.1.1 地基动刚度的凝聚第31-32页
        3.1.2 算例分析第32-37页
    3.2 刚性侧壁高度对场地动阻抗的影响第37-43页
        3.2.1 基本原理第37-38页
        3.2.2 算例分析第38-43页
    3.3 层状地基软弱层位置对场地动阻抗的影响第43-48页
        3.3.1 材料分布工况第43-44页
        3.3.2 算例分析第44-48页
    3.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4 核电厂房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第49-75页
    4.1 厂房结构动力计算简化模型第49-51页
    4.2 多阻尼反应谱人工波拟合的改进算法研究第51-62页
        4.2.1 基本原理第51-54页
        4.2.2 拟合步骤第54-55页
        4.2.3 算例分析第55-62页
    4.3 不同计算模型的地面运动加速度输入机制第62-63页
        4.3.1 子结构法地面运动加速度输入第62页
        4.3.2 直接法地面运动加速度输入第62-63页
    4.4 不同条件下RX地震响应影响分析第63-74页
        4.4.1 地面运动输入加速度选取第63-64页
        4.4.2 不同基础埋置深度下RX地震响应分析第64-67页
        4.4.3 不同刚性侧壁高度下RX地震响应分析第67-70页
        4.4.4 不同软弱层位置下RX地震响应分析第70-74页
    4.5 本章小结第74-75页
5 结论与展望第75-77页
    5.1 结论第75-76页
    5.2 展望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80-81页
致谢第81-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麦肯锡7S理论的潍坊科技学院创业教育改进策略研究
下一篇:中国高校教师流动模式与图景(1949-1999)--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